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部切割 補貼用油降低民怨 捍衛浮動油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五日電)在計程車駕駛及部分立委強力要求下,行政院宣布重啟大眾運輸及計程車油價補貼政策,補貼幅度比去年擴大。儘管違背市場機制,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經濟部仍配合辦理,力圖降低民怨,利用補貼把高油價與浮動油價機制切割脫鉤,全力捍衛好不容易建立的浮動油價機制。

國際油價近期每桶漲破70美元,逼近歷史高點,國內油價隨之浮動且屢創新高。消基會、計程車駕駛強烈反彈,大動作上街抗議,直指浮動油價是帶動民生物價上漲「元凶」,要求全面檢討甚至廢止浮動油價機制。

這些聲浪加上民生物資接連上漲,確實帶給政府極大壓力,行政院選擇重啟去年油價浮動前曾經實施的補貼政策,雖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但不令人意外。

去年7月,台灣中油宣布調漲油價,同時提出計程車、大眾運輸業補貼方案,計程車用油每公升補貼新台幣1元,每月以550公升為上限;與中油簽約的大眾客運業者同樣可獲得月平均用油範圍內每公升1元補貼;加上中油為此特製晶片「營業卡」支出,這套補貼制度在去年9月底實施浮動油價機制而廢止時,總計實施約3個月,花了中油超過3億元。

今天行政院宣布實施的補貼制度,把補貼金額大幅擴大,大眾運輸業補貼金額由每公升1元增至3元,計程車補貼金額也由1元變成2元,中油估計每月補貼費用約需1.69億元,一年超過20億元。

對於擴大補貼額度,經濟部長陳瑞隆解釋,這是比照去年7月實施補貼時的油價。

比對去年7月和這次政府實施用油補貼的時間點,國際油價大約都在74美元上下,國內油價則補貼到汽油27.8元左右,這會不會形成延續性的慣例?

陳瑞隆表示,這次實施補貼,主要是因為最近正好有很多大宗物資、農工原料上漲,社會上有很多聲音期待中油負起國營事業應有的政策性責任。至於未來怎麼做,要看未來情勢發展而定。

政府補貼大眾客運用油,換取費率不調漲,照顧社會弱勢族群,鼓勵民眾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以達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目標,多數國人都能接受,但把計程車也納入補貼範圍,實難服人。

經濟部不是不了解其中爭議,陳瑞隆先前對補貼政策多所保留,也曾公開表示國際油價長期看漲,目前國內油價約30元左右就要補貼,將來油價漲到40、50元時該怎麼辦?「政府有能力補貼嗎?」

但外界要求檢討浮動油價機制的壓力愈來愈大,為避免好不容易建立的浮動油價機制應聲而倒,經濟部開始進行切割,把浮動機制和近期的物價上漲脫鉤,同時釋出「可以因政策需要而補貼特定族群,但與浮動油價機制無關」的訊息。

如今,補貼政策在各方質疑中重新啟動,中油評估國際油價約需再降10美元,才能達到取消補貼的門檻。但國際油價什麼時候會降回64美元左右價位,誰也不能預料。

中油高層直言,站在使用者付費立場,中油希望政府讓計程車調漲費率,補貼只是在費率調漲前,協助計程車業度過難關的短期手段。但接下來政策怎麼走,還是要由政府決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