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內航線今非昔比 離島航線市占率反提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三十一日電)八月十六日起,國內航線將少一條(台北-嘉義),近幾年台灣國內航線經營日趨艱困,機場飛機起降頻率已今非昔比,鐵公路等陸上運輸日益方便,相對削弱航空業的競爭力,不過離島航線的取代性低,市場占有率反而愈來愈提升,甚至與昔日的黃金航線(台北-高雄)不相上下。

立榮、遠東、華信及復興四家以國內線經營為主的航空公司,近幾年看著國內航線逐漸沒落,感慨良多,業者指出,大約在七、八年前,每週五晚上松山機場就擠滿了補位人潮,有人還曾不小心掉進大樓大廳水池,連續假日或年節時的機位,更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立榮航空一名主管回憶當年從事票務工作時,常早上五時三十分上班,假日時常加班到晚上十一時,有時旅客多到連午飯、晚飯都沒時間吃,現在平時旅客就不多,即使遇到假期,也容易有空位。

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近一、二年來,台灣本島航線衰退速度加快,分析主要是國道路網日益完善,尤其高鐵今年初正式通車後,讓西部航線的衝擊更明顯,連以往被視為黃金航線的台北-高雄航班也大幅減少,今年七月份為例,四家航空公司每天是二十七個來回航班,已比十年前全盛時期少了一半。

從松山機場飛機起降頻率,也可清楚看到國內航空市場萎縮,十年前每小時起降架次達到五百多架次,民航局還必須採取流量管制,現在松山機場每小時起降才二百架次。

不過,離島航線近幾年表現相當亮眼,包括金門、馬祖及澎湖馬公,反而成了四家國內線航空公司經營的重點航線,尤其金門又有小三通,在航空業不景氣下,被航空公司視為救命航線。

從民航局的統計,也可看出北高航線與離島航線的發展呈現明顯對比,例如2000年時,台北-高雄市場占有率達百分之三十五點七一,當時台北-金門的市場占有率為百分之五點零一,台北-馬公只有百分之三點五三;今年六月,台北-高雄市場占有率滑落百分之十七點八,台北-金門上升百分之十三點三,台北-馬公更達到百分之十六點五。

現在四家國內線空公司每天台北-金門共十六個來回航班,台北-馬公每天來回有二十六個航班,與台北-高雄每天二十七個來回航班相差不多。

另從載客率來看,2000年時,台北-高雄是百分之五十三點二五,台北-馬公為百分之四十六點一,台北-金門是百分之五十三點九六,今年六月份,台北-高雄的載客率是百分之五十二點三,台北-金門升百分之七十二,台北-馬公升百分之六十三點二。

業者認為,國內航線不會消失,但台灣本島航線的比重將愈來愈低,離島航線有不可取代性,會與國際包機一樣,成為未來經營的重點航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