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貓纜上路狀況多 考驗台北市府應變能力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八日電)在眾所矚目之下,貓空纜車終於正式通車上路,也立即吸引大批乘客搭乘,成為北市新的旅遊景點地標。不過在熱鬧光鮮外表下,不可諱言地,貓纜接連幾天出現的系統磨合與當機問題,乃至於車廂過熱、環保爭議,以及週邊觀光旅遊品質提升,其實都是對台北市政府的巨大考驗。

尤其貓空一帶商家有許多屬非法經營,如何推動貓空休閒產業特定區,協助、輔導業者合法經營,原本就是市府的一大挑戰,也未必能獲得中央鼎力支持。之後如何精心規劃,讓貓空地區休閒產業提升經營層級,擺脫目前混亂、炒短線的弱點,更是一件艱鉅的任務。

至於車廂過熱的問題,雖然市府已提出三個月內在車廂正面壓克力板開窗的提議,但是從幾個月前的試乘、履勘,就不斷有人質疑車廂過熱,卻沒看到市府即時提出妥適的因應方案,並且在正式營運前才開始微調,顯得應變、規劃能力不足。

貓纜雖然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試運轉、履勘才通車,但通車當天中午,不但短暫停機,還導致郝龍斌、馬英九一度困在車廂中,滯留空中,加上當天動線規劃不佳,自然留下不少美中不足的問題。

雖然郝龍斌與捷運公司均指出,系統故障起因自指南宮站月台上端牆門被媒體的攝影架觸動,因而啟動安全防護措施,導致貓空站一組正在開門中纜車受影響,造成後續循環進站車廂間距過近,才使系統暫時停機,甚至相互推撞;但媒體的節制與動線規劃,原本就是主辦單位的責任,無從推卸。

隨後幾天,系統還是陸續出現假訊號停機、故障等問題;只是雖然外界質疑,捷運公司也解釋,類似系統情況,經考查哥倫比亞麥德林市纜車系統經驗,其實是營運初期系統調整的共同問題,技術人員也會在最短時間排除,纜車車廂內旅客無須驚慌。

至於貓纜的環保與觸犯隱私權問題,在正式通車後,依舊受到民進黨議員與環保團體質疑,認為市府在轉角二站的減少噪音措施不夠完善。雖然市府與環保局不斷提出數據強調一切合乎標準,但環保署、營建署等單位的質疑,使得貓纜埋下了不確定因子。

至於貓纜沿線違建充斥,使得景觀雜亂的問題,也使得強調高空觀景的貓纜美中不足。不過郝龍斌私下已表示,將針對違章等問題協助山區居民解決,務必使得貓纜沿線景觀整齊美觀。

事實上,從遊客積極地投入,以及貓空商圈生意的提升,可以發覺貓纜隱然有成為台北市新地標的味道。但是如何提升服務與遊憩品質,絕對是當務之急,否則不少商家都擔心熱潮一過,貓纜如果未建立永續經營的計畫,展現特色,可能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

除了業者的自發性投入外,做為提振地方觀光產業的火車頭,市府其實責無旁貸,勢必要提出一套完整的定位與活化商區的規劃。畢竟貓纜是由市府出資興建,十三億的公帑如何有效回收,如何讓貓空商圈脫胎換骨,端看市府能否未雨綢繆,因應未來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