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 中國宏觀調控方向不變方式求變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上海特稿)繼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七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達百分之五點六,創下十年新高之後,中國人民銀行今天也公布七月份企業商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不僅幾乎全面走揚,更呈現明顯大幅上漲的態勢,由於後者所反映的價格上漲以原物料商品為主,短期內,中國大陸物價恐怕是易漲難跌。

根據人民銀行八月十四日公布的七月份企業商品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幾乎各類商品價格不僅較上月明顯上升,並較去年同期呈現大幅走揚。包括農產品在內的一些商品價格上漲年增率達兩位數,特別是與豬肉有關的商品價格上漲率高達八成以上,漲幅將近一倍。其他例如鐵礦石、鋼材以及有色金屬等商品的價格也普遍呈現明顯上漲的情形。

對照八月十三日統計局公布的七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情形不難發現,人民銀行所公布的企業商品價格上漲情形更讓人憂慮通貨膨脹的問題。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七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五點六,不僅創下十年來的新高,更遠超過主管機關設定的百分之三上限目標值。不過,人民銀行的統計指出,七月份的企業商品價格年增率為百分之六點一。

進一步分析,統計局的數據指出,七月份的食品價格上漲為百分之十五點四,非食品價格上漲百分之零點九;消費品價格上漲百分之六點九,服務項目價格上漲百分之一點六。

值得注意的是,八大類別價格中漲幅最大的食品類價格,其中漲幅較大的有糧食價格上漲百分之六,油脂價格上漲百分之三十點零一,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百分之四十五點二,鮮蛋價格上漲百分之三十點六,鮮菜價格上漲百分之十八點七。

而人民銀行的統計顯示,七月份的農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五點一。包括原糧、小麥、玉米等價格年增率由百分之七點二至百分之十三點八不等。

至於畜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達百分之三十九點八。活豬及鮮凍豬肉價格更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百分之八十五點八及百分之八十九點二。至於豆油價格也有相當的漲幅,達百分之四十五點三。

從前述兩者的資料加以深入比較分析可發現,人民銀行的數據背後所反映的通貨膨脹隱憂更讓人憂心。主要原因是人民銀行所發布的企業商品價格變動係以原物料為主,這些原物料製成再製品以及延伸的各類消費品,價格經過層層的轉嫁與擴張,對於物價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如漣漪的波動效果,價格漲幅可能一波大過一波。

換言之,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大陸的物價水準是易漲難跌,只要原物料價格未能有效的回穩或下跌,在正常情況下,透過層層生產過程的轉嫁,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恐怕還是會持續下去,甚至不排除進一步向上攀升的可能。

其實,人民銀行早就對中國大陸通貨膨脹問題憂心忡忡。人行在八月八日發布的第二季金融運行報告中就明確表達對通貨膨脹問題的憂慮,甚至分析中國大陸物價上漲並非僅受偶發或臨時性因素影響,而是成本拉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所致。

不容否認,統計局在十三日發布七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後,引發各界對通貨膨脹問題的憂慮;人民銀行緊接其後在十四日公布七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的變動情形,相關數據資料顯然更讓人憂心通貨膨脹問題但卻比較不會讓人注意,且人民銀行的數據資料將漲幅相對較低的月增率放在前面,漲幅驚人的年增率放在後面,若不仔細探究,很容易被忽視,人民銀行對物價飛漲以及通貨膨脹問題的擔憂卻又不希望造成社會與人心的不安,可謂用心良苦。

不過,如何解決當前的物價上漲以及通貨膨脹隱憂仍是北京不可迴避的問題,人民銀行在日前公布的報告中對宏觀調控政策多所肯定,反映出北京可能會持續這項政策,而一向被視為最能反映北京財經政策的北京「金融時報」專文指出,中國已經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何緩解通脹又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這是對宏觀調控手段、措施和效果的考驗,點出宏觀調控可能在手段、措施上有所調整,以求其效果。

從前述的分析與觀察,顯而易見,北京因應物價上漲以及通貨膨脹問題,宏觀調控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但在方式和手段上會求其變,至於何時會推出宏調措施以及內容又如何,各方均拭目以待。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大幅調高國際長途電話資費
貿易順差居高 貨幣供給新高 中國宏調失靈
中國大陸7月物價升5.6%
假雞蛋配方現 民衆口誅筆伐政府謊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