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明年选举 陈明通:两岸关系不会意外变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朝福高雄十六日电)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明通今天表示,台湾要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确保主权的完整,也就是台湾的主体性。面对明年将举办的两项重要选举,他表示,两岸关系绝不会有出人意料的变化。

陆委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高雄举办南部地区中国大陆投资厂商座谈会,陈明通说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与大陆经贸政策”,强调政府一直重视南部地区民意及企业心声。

陈明通表示,台湾将举办攸关未来政治发展的两项重要选举,包括首次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立委选举及总统大选,并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很多人都关心两岸关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政府的中国政策会否改变?他说,两岸关系绝不会有出人意料的变化,政府政策也将一以贯之,不会改变。

他说,政府体认到,两岸关系不但攸关国家生存发展,也影响到台湾经济的走向及台商的投资和经营发展。政府的中国政策是在永续经营两岸关系,一方面维持台湾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则要建构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让台湾人民可以永保安康,让企业可以永续经营。

陈明通指出,自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民进党政府一直以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作为政策目标,并以“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作为实践的指导原则。

他认为,台湾要生存发展,必须先确保主权的完整,也就是台湾的主体性;陈明通希望让国际社会及台湾人民了解两岸分立分治的现况及事实,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以来,从未和台湾发生过统属关系。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

陈明通表示,在确保台湾主权完整的基础上,政府积极寻求两岸关系的改善,提出共存共荣的架构,希望结束双边的对抗状态,迈向正常化的两岸关系,让两岸能够和平发展与往来,总统陈水扁甚至吁请北京当局认真思考欧洲国家整合的“欧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主权、民主、对等、和平的原则下,追求两岸共存共荣、相互合作的模式。

至于建构迈向愿景的过渡性安排,他说,建立两岸共存共荣愿景不是一蹴可及,政府也提出建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的过渡性安排,希望借此改善双方互动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政经环境。现在就要看中国是否能够改变矮化台湾的僵化政策,展现良性互动。

陈明通指出,两岸经贸是台湾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过去十多年来,由于全球化及区域整合的趋势,加上中国经济崛起,两岸经贸关系更加扩大、深化,去年两岸贸易总额已超过八百八十一亿美元,台商赴中国投资至今年六月累计已达五百八十六亿美元,台湾人民赴中国旅游人数去年已有四百四十多万人次,累计更高达四千两百四十万人次;这些统计说明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

台商赴中国投资主要是考量生产成本及接近中国市场,但陈明通认为,政府尊重企业经营的自由,却也须考量两岸经贸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像台湾对中国市场过度依赖难免会升高台湾经济的风险,且台湾资金、人才、技术等向中国单向倾斜流动时,将造成产业空洞化、结构性失业、内需减少等后遗症。

他说,政府拟定两岸经贸政策,目标是在引导企业“深耕台湾、布局全球”,在“投资台湾优先”及分散市场的原则下,在两岸经贸发展及连结全球市场两者间求取动态平衡,以追求台湾经济的永续发展。政府也重视风险管理,无论是“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或“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理念,都是在国家安全与两岸经济利益间,寻求平衡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