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斥資百億航空城今何在?園區努力求生存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0日訊】(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十年前,政府規劃「桃園航空城特定區」開發計畫,斥資新台幣百億元,辦理區段徵收,開闢客運及貨運園區。目前貨運園區由民間業者承攬,申請成為自由貿易港區,但因為兩岸不能直航,廠商進駐意願缺缺,招商不理想。客運園區計畫變更後,民航局開始出售土地,但地方政府缺乏經費管理,遲遲不願意接收。民航局雖然以身作則,把重要的部門大舉進駐客運園區,但是該如何讓航空城熱絡起來,仍是一大挑戰。

民國八十六年行政院核定「桃園航空城特定區」開發計畫,當時雄心壯志,要開發台灣成為空運中心,規劃中正機場周邊230多公頃的土地,分別闢建客運及貨運專區,十年之後,百億元的預算陸續投入,航空城雛形略具,但前景卻是混沌不清。

以民間廠商承攬的貨運園區為例,搭上了政府推動自由貿易港區的便車,目前已經是唯一個空港自由貿易港區,但走進了最現代的倉儲廠房內,號稱規模最大的自動化倉儲的架位上,空位遠比貨物多,提供廠商一步到位,免稅優惠的兩棟加值廠房,出租率只有三成五,相關官員坦承並不理想,負責招商的業者,目前爭取到部分國內業者開設維修中心,簡易加工業務,但就是無法讓台商回流,原因很簡單:兩岸不能直航,台商設廠只會增加成本。貨運園區,現階段因為園區內廠商的貨物來源少,只好與現有的航空貨運站,搶點進出口貨物的生意。

至於客運園區,受到高鐵青埔站以及南港展覽館的壓縮,原有的展覽大樓,國際旅館開發計畫都被迫喊停,民航局只能以身作則,用力捧場,將最重要的北部航管中心,遷建後的航空科學館,以及航訓中心設在園區內。成為最大的用戶。利用水泥樁圍起來,高達197公頃的客運用地,雖然擁有40米寬道路,全部管線地下化的最佳公共設施,但多數仍是雜草叢生,等待開發。民航局依照原計畫,將園區交給地方政府,但拖了一年多,地方政府以無力維護,要求補助管理費,至今不願意接收。

航空城的夢想,會不會成為空城?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才是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