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通膨真的來了嗎? 台綜院邀學者專家與談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北報導)近來受到國際商品及原油價格大幅上揚影響,國內各種民生消費用品與房屋價格持續攀升,漲幅之大,已經到了民眾快無法招架之地步。台灣綜合研究院9日在台灣省商業會舉辦一場「油價、大宗物資、物價、房價」走勢分析研討會,請來學者專家引言與談,為民眾解答「通膨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本次邀請的專家學者包括,現任財團法人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丸紅食品集團嘉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朝枝、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中書教授及遠雄企業集團發言人蔡宗易副總經理。座談會吸引許多關心物價波動的民眾及企業主參加,將偌大的會議廳擠得水洩不通。


座談會吸引大批民眾及企業主參加,主辦單位特別加了幾排椅子,還是不夠,許多民眾只得站著聽演講。

梁國源院長首先就當前最敏感的油價問題發言,他表示,今年年底前原油價格的可能價位是60幾元到70幾元,但不可能破百元大關,最近油價除了因為基本面支撐外,還有投機炒作因素,不過部分資金已經開始獲利了結。

對於與會者提問,70幾元油價對通膨有無很大影響,梁國源回答,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於來自原油的需求與供給衝擊分析所得的結論,過去油價在60幾元、70幾元時,經濟成長和高油價可以同時存在,但是如果從60幾元到90幾元,影響就非等比例關係,是另一個情況。

陳朝枝總經理則就國際主要原物料價格高漲原因作了精闢的解說,由於高油價的衝擊,迫使人們必須尋找替代能源,因此轉而對生產生質油的原料玉米、黃豆、小麥等有很大的需求,價格也就水漲船高。當然海運費高漲也是另一個原因。


陳朝枝總經理

對於日前行政院主計處所公佈今年7月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反而下降-0.34%,吳中書教授則有更詳細的說明,他解釋台灣在1980年代石油危機時,消費者物價指數非常高19.01%,但是到了2000年的油價高漲時期只有1.26%,兩者的升降並非有必然的關係,還要看當時內需強勁與否。由於台灣內需緩步回溫、水電價格波動不大,加上2006年基期低,所以目前並無明顯的通膨現象。

然而如同陳朝枝總經理所言,「一切都是高油價惹的禍,人與車的戰爭正如火如荼」。那麼什麼時後才能終結這場文明的戰爭?梁國源院長警告,原油非再生能源,一定會達到產量的高峰,超高的油價已經或尚未來臨,經濟學家的說法比較樂觀,但是地質學家的說法則不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