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者:台入聯公投 不致造成兩岸關係不穩

人氣 3

【大紀元9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十二日專電)台灣推動加入聯合國今年進入第十五個年頭,多位英國學者今天一致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應該成為聯合國的一員,歐洲國家長久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不合時宜,應該進行辯論修正,台灣推動入聯公投,不致於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

以「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為題的研討會今天在外國記者協會舉行,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艾希主持,倫敦政經學院台灣研究計劃主持人休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羅達菲、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亞洲安全計劃主任尼爾出席,中華民國駐英代表處副代表牟華瑋也應邀參加。

休斯指出,聯合國一九七一年通過的二七五八號決議僅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權問題,台灣的法律地位仍然很模糊,聯合國接受新會員必須由安全理事會建議,再由大會通過,由於接納新會員茲事體大,任何的安理會成員都可以投票否決,因此即使台灣入聯公投通過,也不能確保一定會成功。

曾多次前往台灣訪問的休斯表示,根據國際法,台灣擁有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所有要素,台灣獨立存在的事實不容否認,即使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不多,不代表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對於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拒絕接受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申請案,與會的學者都認為是不當的舉措,休斯說,潘基文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回絕,是很嚴重的錯誤,他身為聯合國秘書長都犯下這樣嚴重的錯誤,顯示國際社會對台灣非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仍不清楚,台灣必須盡力澄清,讓各界了解事實的真相。

針對入聯公投,休斯說,舉辦公投不至於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台灣自一九九零年代即開始推動加入聯合國,台灣沒有什麼其它的選擇,必須接續努力推動,不能退縮,「公投的最終結果並不能改變憲法,舉辦公投不會造成兩岸關係動盪」。

羅達菲指出,二十多年來中國政府對包括總統直選等台灣民主化的各項進程,都指稱是朝台獨的方向發展,國際社會不應該再以中國政府的想法為準則,台灣民主發展的成果全球有目共睹,理應成為聯合國的一員。

尼爾認為,歐盟與美國在東亞地區推動民主政治的政策,事實上存在危險的不一致,一方面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但卻存在可能對兩岸情勢的危機,中國一再重申,一旦台灣朝獨立方向發展,後果慘重,未放棄動武的可能。

他說,中國快速增加軍備,十八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預算以二位數成長,二零零七年預算增加百分之十七點八,目前有九百八十八枚飛彈瞄準台灣,每年以一百到一百二十五枚的速度增加,中國擁有的六十艘潛水艇中,十二到十六艘可以有效封鎖台灣海峽,台海情勢值得高度關注。

尼爾八月甫訪問台灣,並與負責國家安全的高層官員會談,他認為,歐盟官員一方面擁抱中國的經濟發展,同時應防止任何造成台海情勢不穩定的因素,如果台灣政府將台灣前途交由台灣人民決定,而台灣人民希望能爭取國際空間時,歐盟應該接受。

尼爾主張,歐盟對於台海問題應該有更多的辯護與參與,中國勢力擴大應該予以關注,一九九六年中國以試射飛彈企圖嚇阻台灣,最終失敗,相信中國已學到教訓,他預期入聯公投案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再以武嚇方式回應,會改採其它方式表達反對。

牟華瑋發言時重申,加入聯合國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願望與權利,入聯公投並不是因為配合選舉而舉行,而是讓民眾表達立場,聯合國一百九十個會員國中,有七十個國家並有使用正式國號,例如希臘和馬其頓等就是使用地理名稱,中華民國政府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並無不妥。

相關新聞
扁:台灣參與APEC與中國領袖接觸 毋庸迴避
中國籃球隊員孟達今離台  公開道歉盼再來台
陸委會:中國領導人應深切體認台灣主流民意
新光案 國台辦批台炒作 台嗆中國不知檢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