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市場 抗通膨好投資

標籤:

【大紀元1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 油價2008年新年來一度站上每桶100美元,金價也突破每英兩900美元大關,油金雙雙飆漲,各國通膨指數也隨之上揚,現階段投資,宜慎選標的,抵禦通膨,摩根富林明新絲路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認為,今年市場波動程度將超乎預期,市場選擇是關鍵,面對通膨,投資人需把眼光放到有資源、人源及油源的市場,以增加報酬率、對抗通膨壓力。

吳淑婷強調,「新絲路」市場是對抗通膨的最好投資,因為「新絲路國家」雖然也是大範圍新興市場,卻刻意避開拉丁美洲等與美國連動性高的地區。另外,以亞洲、歐非中東國家等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創造出另一塊「東方新興市場」。

由於今年次貸陰霾仍在,全球對美國經濟衰退的疑慮未消,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到1月16日為止,MSCI世界指數跌幅為-7.51%;與MSCI世界指數相較,新興國家中的馬來西亞、印度相對抗跌,不畏美國風寒,年初時甚至逆勢同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同一期間,中東國家不跌反漲,表現亮眼,吸引投資人目光。

東協 原物料補給站

吳淑婷認為,近來油金雙雙飆漲,究其原因,美元走貶、全球新興市場基礎建設內需消費暢旺,為這波油金雙漲的主因。尤其目前世界各國同樣都需面對通膨的難關,現階段若要選擇投資標的,擁有豐富資源及人口資源的「新絲路」市場,對抗通膨有正面效益。

以資源為例,「新絲路國家」中的東協五國,擁有的原物料數量具全球關鍵地位,包括佔全球88%棕櫚油、八成以上橡膠、三成液態天然氣等,加上印尼為全球最大的錫及燃煤產地,使得東協成為新絲路經濟體最重要的原物料補給站。此外,全球超過70%的石油及天然氣集中在中東、俄羅斯,除了滾滾油元帶來龐大商機,也讓中東及俄羅斯擔任起「新絲路」後勤支援角色。

35億人口 商機無限

再看人口資源方面,以往市場僅留意到有龐大且便宜勞動人口的中、印、越市場,卻忽略中東其實也有充沛、年輕的人力;以代表未來生產力的14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率來看,中東國家大多在25%至37%之間,歐盟國家僅15%、中國為22%,中東可說擁有全球最年輕生力軍。

整體而言,「新絲路」經濟體合計超過35億人口,所代表的生產力、建設力、消費需求,更是商機無限。

吳淑婷表示,IBES預估,全球原物料產業2008年每股盈餘(EPS )成長率約10%,未來12個月預期本益比僅13.6倍,與全球股市13.8倍相當;由此可見,雖然市場預期2008年各金屬價格有修正可能,但更確定的是,強勁的需求仍將支撐全球原物料產業價格維持高檔,另一方面,也會推升通膨現象產生。

2008最具爆發力地區

因此,吳淑婷認為,面對通膨壓力,當然就得投資高成長、高潛力的市場,做為資金避風港;目前台灣基金中,僅摩根富林明新絲路基金同時投資東亞、南亞、歐非中東等2008年全球最具成長爆發力的地區,等於為投資人一網打盡所有具投資潛力的基金。另外,藉由大範圍佈局,間接投資人口、資源、建設等趨勢議題,一方面分散風險,一方面可與投資人共享新興市場的榮景未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報告  台灣通膨率亞太最低
「中國式」的貨幣政策
當前投資 打敗通膨列優先
擁抱高收益貨幣 提高報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