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農民股東 台灣稻農盼好米由產地直送餐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中縣十九日電)全台灣首創由農民組成的「台灣稻農公司」今天成立,未來將做到把台灣好米「從生產者直送消費者餐桌」理想目標。學者蔣憲國認為,稻農定要堅持稻米品質,落實產銷履歷制度,讓消費者了解稻米產業與農村永續發展和台灣這塊土地的關連,透過「在地行銷」,未來可壯大為產業主體。

全數由農民組成的「台灣稻農有限公司」今天在台中縣成立,總經理吳錦壽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由於訴求純台灣生產、安全無毒、口感一級中高價良質米,初期行銷方式以網購為主,第一波主打新年禮盒,未來將繼續研擬後續行銷策略。

過去稻農生產的米扣除公糧之後,其餘大都直接賣給糧商,價格高低非操之於農民,台灣稻農純樸到只問耕耘少問收穫的個性,使得農民長久以來成為社會「弱勢」。

至於糧商則摻雜部份進口米在一般通路銷售,訴求量大便宜,至於口感好壞、安全無毒、有無生產履歷等根本無法顧及;但少部份農民近年自售品牌好米,逐漸打出名號,但銷量仍無法和傳統糧商相比。

一群農民不甘被糧商長期操控收購價,消費者根本吃不到純台灣米,口感不好不願多吃,甚至怪罪台灣米品質不好,讓農民心中悶到不行,於是決定自行籌組「台灣稻農有限公司」,打著「從農田直接到消費者餐桌」訴求,要讓消費者吃到真正台灣好米。

吳錦壽不諱言的說,稻農種稻一輩子,經驗非常豐富,但講到後續的稻米銷售可就頭痛,這也是稻農公司最重要的任務,經討論,第一波主打年節尾牙禮盒。

這個禮盒相當精緻,包括兩包各600公克的台農71號「郁香米」、一包600公克的台梗9號的「好味稻」,以及書法家林榮森揮毫的春聯一副,初試啼聲價新台幣486元。

吳錦壽指出,接下來就要更強化網路行銷的便利性,推出1公斤、1.5公斤、3公斤不同重量包裝的各個品種的米,消費者可以在電子郵件訂單中敘述。

吳錦壽強調,稻農公司無意和糧商對抗,希望彼此良性競爭,才是消費者的福氣。農民種植更多優質、好吃的稻米,也要靠消費者多多捧場才行。如此一來,農民收益增加,有餘錢消費,才能進一步刺激台灣經濟。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教授蔣憲國直言,稻農股東、會友必需堅持稻米品質、安全,並落實產銷履歷制度,形塑「生產者風貌」;另外,公司也要積極讓消費者了解稻米產業與農村永續發展和台灣這塊土地的關連,終究會得到消費者認同。

他認為,散居台灣各地的稻農股東的「在地行銷」非常重要,除了種稻,還能結合種稻與環保、旅遊觀光、營養等重大議題,賦予稻田更多風貌,消費者經過一段教育之後,自然了解個中意涵,逐步累積行銷新版圖的能量,將來就有機會「量變轉為質變」,以滾雪球方式壯大為產業主體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