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島生態浩劫 逾千斤魚類暴斃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日電)以浮潛和美麗海底景觀聞名的綠島,發生嚴重的生態事件,從綠島燈塔至人權紀念園區海岸,最近包括鸚哥魚等珊瑚魚類和深海魚類暴斃,死亡的魚類超過千斤。民眾一開始撿取食用,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不敢再撿取,海巡署等單位已組專案調查魚群暴斃原因。

綠島民眾從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起,只要到中寮、柴口、公館海邊,均可以撿到隨浪拍打上岸的珊瑚魚和深海魚類,多者十幾斤,少則三、四尾,由於這些都是高經濟魚類,大家高興的拿回去與家人分享。

不過,一開始大家不以為意,後來接著每天都有暴斃魚群浮上海面,遭浪拍打上岸,民眾感覺情況不對勁,「不像一般擱淺死亡」,民眾人心惶惶,奔相走告「不要再吃暴斃的魚」。


島近一個月陸續發生珊瑚魚和深海魚暴斃,海巡署東巡局展開威力掃蕩,遏止人為因素導致魚群暴斃。(圖:海巡署提供) //中央社


以浮潛和美麗海底景觀聞名的綠島,從綠島燈塔至人權紀念園區海岸,最近包括鸚哥魚等珊瑚魚類和深海魚類暴斃,死亡的魚類超過千斤。(圖:蔡居福提供)//中央社

鄉長陳嘉文表示,綠島未曾發生過這種慘劇,從綠島燈塔至人權紀念園區數公里,近一個月陸續出現魚群死亡,但是並非一次暴斃。根據老一輩的經驗,不像炸魚,也不像電魚,因為炸魚和電魚的面積不會這麼廣,比較有可能是「中毒」,但是「中毒」的時間也不會拖了一個月。

陳嘉文表示,綠島鄉民議論紛紛,感到情況嚴重,有人研判是海底環境改變,也有人質疑是否有毒物體被丟棄在海底,慢慢釋放導致魚群中毒,也有人認為是國際航道上的國際輪船排放有毒物。

平日喜歡潛水的蔡居福表示,魚群暴斃的情況比表面上看到的還嚴重,光是陳屍海邊的就有上千斤,這還不包括海底的情況,照常理判斷,或許連珊瑚也受到破壞。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表示,死亡的魚群都是珊瑚魚類甚至也有深海魚,包括高經濟的鸚哥魚、石斑魚、角蝶魚、剝皮魚等,他已經取樣化驗,這幾天就可知道魚群暴斃的原因。

台東縣政府漁業課表示,日前派人實地察看,發現魚群暴斃的海岸,散發異常味道,已經通知綠島鄉公所,勸導民眾勿帶回食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