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下跌引發投資者恐慌

標籤:

【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二十三日電)中國股市這兩天暴跌,引發不少上海投資者的恐慌,據上海基金公司發出報告指出,美國次級房貸事件引發全球市場動盪,同時香港股市的下跌直接推動中國A股的下跌。

滬深股市昨天在前一交易日大跌百分之五的基礎上,再度雙雙出現超過百分之七的巨大跌幅,其中上海綜合指數昨天還跌破五千點。

這一兩天在上海已經引起不少投資者的恐慌,紛紛打電話到基金公司詢問。

上海某家基金公司這兩天持續發出投資報告,提醒股民關注短期美國市場的動向。今天印度、台灣、香港等市場也都再次出現大幅度的調整。

報告指出,大部分投資者認為,美國如果公布一些刺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政策,周邊市場能夠穩住,那麼中國A股的市場可望迎接較好的外部環境。

不過,該報告強調,中國A股市場是相對封閉的市場,已有實證研究顯示,A股市場和全球股市的相關性並不強。

該報告認為,中國A股市場短期的調整與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太大的關係。過去這幾天,在基本面方面,沒有出現基金公司未預期的負面因素。

上海的基金公司報告指出,近期市場持續調整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美國次級房貸事件引發全球市場動盪,香港股市的下跌更直接推動中國A股下跌。

報告認為,美國次級房貸事件引發的調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有限,美國經濟放緩的直接衝擊,主要表現在中國的出口。而目前中國出口中,美國的比例已下降到約百分之二十,負面影響顯著下降。

該報告分析,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的負面影響,隨著這次美國次級房貸事件的影響進入尾聲,預計將在一季度告一段落。

其次是短期供求關係的失衡,中煤能源即將發行,中國平安公司推出大規模的融資計畫,而股票型新基金的發行依然處於暫停狀態。中國A股市場短期的調整,更應從市場流動性、投資者情緒等方面需求解釋。

儘管中國政府的政策早已不能完全對A股市場產生主導性的影響,但是如果管理階層公布一些利多政策,例如允許新基金發行,那麼,中國A股市場就可望回穩,重拾升勢。

相關新聞
連續大跌 滬深A股一周總市值蒸發1.7萬億
滬深A股一週總市值蒸發人民幣1兆7千萬元
中國股市遭逢黑色星期一 大跌逾百分之五
股災  印中港狂洩 歐股全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