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四大毒草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一般人以為,中草藥藥性平和,這無疑是對的,但有極少數中草藥藥性也很猛烈,不能輕視!「烈性中草藥」這個名詞早見於香港政府衛生福利科1991年10月發表的中醫藥工作小組中期報告,英文為「Strong herbs」。

這類「烈性中草藥」,中醫習慣稱為「有毒中草藥」,並分為:大毒,有毒,小毒;把有副作用的草藥均稱為 「有毒」!而稱為「大毒」的才屬於「Toxic herbs」範圍;稱為「有毒」的則副作用比較大;稱為「小毒」的只是有輕微副作用,大量使用時才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認識那些中草藥是烈性有毒的,和 使用安全劑量,是避免發生意外的重要措施!

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剛剛在香港公園舉行過的「香港中草藥展覽」,當中展出包括多種「烈性中草藥」,如較常見的「香港四大毒草」──洋金花、馬錢子、斷腸草和羊角藤,讓市民認識參考。

洋金花(Datura metel)

別名白曼陀羅花、廣東鬧羊花。為茄科直立草本,葉互生,具長柄,寬卵形,大如手掌,基部不對稱,邊緣有波狀鋸齒。花單生,直立,花萼筒狀,花冠白色,漏斗狀,上部5裂,雄蕊5。蒴果大如乒乓球,被稀疏的短刺。

據《中國藥典》載:洋金花藥用花。味辛,性溫;有毒。功能平喘止咳、鎮痛、解痙。用於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病,小兒慢驚,外科麻醉。用量0.3-0.6g,宜入丸散,亦可作捲煙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過1.5g);外用適量。外感及痰熱咳嗽、青光眼、高血壓患者禁用。

相傳華陀用於麻醉的「麻沸散」便含有洋金花在內。近年洋金花更是中藥麻醉的主要藥物。

馬錢子(Strychnos angustiflora)

別名牛眼馬錢、狹花馬錢。為馬錢科藤狀灌木,小枝常變態成曲鈎。葉對生,闊卵形,基出三脈。花小。果成熟時如小桔、有毒,不可食。

馬錢子藥用種子。味苦、性寒;有大毒。功能通絡止痛、散結消腫。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類風濕關節痛等。用量0.3-0.6g,炮製後入丸散用。孕婦禁用。馬錢子含士的年(番木鼈堿)約1%,對脊髓有高度的選擇性興奮作用。 但中醫不會把製馬錢子用於興奮劑及「營養液」。

羊角藤(Strophanthus divaricatus)

別名羊角扭,為夾竹桃科攀援狀灌木,小枝棕褐色,有白色皮孔,全株有乳汁。葉對生,薄紙質,橢圓形。花黃綠色,漏斗形,5深裂,裂片延長成長尾。蓇葖果似羊角,種子具白色絹毛。

羊角藤藥用莖葉和種子。味苦、性寒。有大毒。功能強心消腫、止痛止癢、殺蟲。治風濕關節痛、鞬鞘炎、跌打扭傷、皮癬、多發性膿腫。一般多作外用,莖葉適量煎水溫洗患處,或用粉末適量,酒水調敷患處。本品種子含強心甙,提煉後方能應用。

斷腸草(Gelsemium elegans)

別名鈎吻、胡蔓藤、大茶藥。為馬錢科藤本,葉對生,卵形,頂端漸尖,全緣。花小,黃色,叢生於枝頂或葉腋,花冠漏斗形,裂片5,內有淡紅色斑點。蒴果長圓形。

斷腸草藥用全草。味苦、辛,性溫,有大毒。功能消腫拔毒、散瘀止痛、殺蟲止癢。外用治體癬、腳癬、跌打損傷、痔瘡、疔瘡、麻風。還用於殺蛆蟲,滅孑孓。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本品大毒,只服三葉即可斷腸,故只作外用,禁止內服。

文章來源:中藥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