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松山:「高學歷高失業」的迷思

蕭松山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月7日訊】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之人力資源調查結果,2006年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達4.23%,高於平均失業率3.92%,位居所有教育程度之首。2007年11月份大學以上失業率更高達4.71%,遠高於高中(職)程度者的失業率4.26%,仍位居各教育程度之首。大學畢業生失業率節節攀高,似乎已經成為台灣失業問題最為嚴重的一群。

日前台灣師範教育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公布「因應高學歷高失業趨勢之教育政策」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七成二民眾認為「高學歷高失業」現象相當嚴重。這兩項高學歷高失業的訊息,反映出台灣大學教育所創造的人力供給,與企業所需人力的落差日益擴大。也顯示高學歷的文憑現在已經不能再代表就業的保證!或許也反映就業市場的供過於求現象已日趨嚴重。面對高學歷高失業的趨勢,現在的大學生實應及早準備因應。

台師大的調查統計指出,高學歷高失業的主要原因在於學生本身的觀念與態度。至於如何改善「高學歷高失業」現象,超過九成的民眾認為「學生應培養多項專長,以增加就業競爭力」,其次是「大學應嚴格管控學生品質,確保優質就業人力」等。

另一項企業選才取向的調查顯示:企業人才須具備的態度依序為主動積極、團隊合作、挫折忍受與抗壓性、耐操耐勞與自我管理(自律);而企業最怕任用的十種新鮮人,為敬業精神不佳、欠缺職場倫理、沒有團隊合作精神、遇到挫折容易退縮、不能吃苦耐勞、抗壓性低、罵不得、太固執、不夠謙虛及學習動機不強。這些企業選才的要件說明了,人才的品德比專業能力更為重要,具備優良的AQ (Adversity Quotient,逆境智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緒智商)、MQ(Moral Quotient,道德智商),正是企業主的最愛。

綜合以上的資訊可知,「高學歷高失業」現象改善之道,大學畢業生除了應具備專業能力外,還必須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及學習能力。因此,當今的大學生未來要想能夠從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必須及早準備因應,除重視在學期間各項專業知識的吸取及專業能力的建立外,更要培養好:良好的挫折忍受能力,面對逆境時積極樂觀,發揮創意尋找解決方案;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良好之溝通能力及人際關係;良好的品德,能尊重寬恕別人、忠心誠實、負責合作等良好情操美德。

大學生們!聽得進去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一月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美12月失業率攀升至5% 兩年來新高
就業數據表現欠佳 美股全面重挫
白宮擬通過減稅刺激日見疲軟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