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捐受者特殊疾病 瑕疵肝反成救命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過去一肝救兩命的狀況,多半是以成人肝臟分成兩份,才足以給兩名體重較小的患者續命,榮總這次以連鎖式換肝、一肝救兩命的原因,主要是受肝又同時捐肝患者本身疾病的特殊性。

台北榮總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表示,所謂連鎖換肝手術就是將接受換肝的A病患身上取下的肝臟,移植到B病患的身上,猶如連鎖效應一樣。

全世界完成的連鎖換肝案例中,多是因為第一位接受換肝者患有肝臟相關代謝疾病。連鎖換肝方式的首例,是一九九六年由邁阿密大學醫院醫師為一名十七歲罹患有「假性腸道阻塞症」患者,進行腸肝合併移植,再將其所摘除下來的肝臟,捐贈給另一位肝病患者。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皇指出,目前施行這類連鎖換肝手術時,最常見同時接受肝臟、又能把肝臟捐給別人的患者,是一種稱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性病變」的患者,這類患者因為肝臟缺乏一種酵素,導致澱粉樣物堆積,在多年後影響患者生機,因此需要換肝。

但一般受肝者接受這種病患的肝臟後,即使會出現症狀也通常是在二、三十年後,因此,對一些年長的肝癌患者或急需要肝臟移植的病人來說,這個肝臟還是能用來作為移植之用。不過,主要還是緊急使用。

這次的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也是一樣,第一名受肝者因為本身肝臟與體內其他部位都沒有可以接受低密度膽固醇的接受器,所以不換肝就會要命;可是一般人除了肝臟,身體其他部分也有少許接受器,所以這個瑕疵肝才能變成救命肝,因此,可以在只有一個健康肝臟捐贈的情況下,兩人得以續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