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衛星遙測水質 準確率逾9成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傳統水質監測,採樣人員必須到水源地採樣,而且要耗費時間檢驗,受限於人力、物力,不僅樣本數不多,且只能獲取點狀資料。衛星影像遙測技術突破了傳統限制,國內學者以福爾摩沙二號衛星(簡稱福衛二號 )監測水庫水質,發現準確率在九成以上。

光譜特性 採樣「照」得住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副教授李瑞陽接受國科會委託進行「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於水質監測研究」,他以日月潭、明德與鳳山等三個水質狀況不同的水庫進行採樣,並同步進行福衛二號影像拍攝(見上圖 ),將採樣所得水質參數值,配合衛星影像上的光譜反射值,建立兩者間公式,用以推估全面性水質。

李瑞陽說,用衛星遙測技術監測水質,主要是利用污染與清潔水體不同的光譜特性,雖然目前仍須配合「點採樣」,再結合衛星來推估全面水質,但如果水質資料能累積建立,並進一步分析不同水體的光譜特性,未來只要衛星飛過水庫、河川上空,就能掌握水質狀況。

不過,衛星遙測的準確性仍有限制,除受雲霧干擾,環保署監資處長朱雨其表示,衛星遙測僅能分析水質物理性質,對於化學性質部分,例如化學需氧量(COD )與生化需氧量(BOD )等指標,恐怕難以瞭解,因此監測數據僅能做參考。

目前衛星遙測水質的數據並不穩定,環保署還不考慮採用,不過,環保署開始評估比照空氣品質監測方式,以連續性自動監測水質系統來取代人工採樣,但由於儀器長期浸泡在水裡,會有生物膜附著,容易干擾儀器準確度,因此仍有技術性問題待克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