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中國的經濟問題和環境問題

──改革開放三十年成就與問題總結

胡星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經濟問題

中國社會問題的核心是特權與壟斷。特權市場經濟釀成了腐敗市場經濟、不公平市場經濟、不道德市場經濟的後果,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過度壟斷造成了社會矛盾與衝突的激化。

特權壟斷利益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禍害。

越多的特權壟斷的國有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就越沒有希望。目前,中國的壟斷國有企業資產利潤率僅相當於發達國家大企業資產利潤率的1/10~1/100。壟斷國有企業的高成本、低效益極大地損害了國民的福利。

據《遠東經濟評論》2007年第4期報導,中國億萬富翁3220人,其中2932人即超過90%是高幹子弟;在5個最重要的工業領域——金融、外貿、地產、大型工程、安全業,85%-90%的核心職位掌握在高幹子女的手中。

據《南風窗》2006.1.1報導:國電公司等以不提供輸電通道等為要挾,對地方水電上劃、代管,地方電力資產被低價甚至零價格收購,鄉村小水電被無償移交,不准地方發電自用,只准發電後低價上網高價買回,上網下網的價格差有時能達10倍以上,地方一年損失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電力壟斷已經嚴重地侵犯了老少邊窮地區的合法利益,地方上再也沒有了發展小水電的積極性了。中國國電、南方電網在特權壟斷、電費普遍上漲的情況下,每年只有200多億的微薄利潤,資產回報率僅有1%,而發達國家乃至巴西的電力企業資產回報率也在9~11%。據南方都市報2004.6.27報導:國家電力公司一次內部幹部會議,3天的會議花了304萬元,平均每人每天8000多元。一個已經倒閉的電廠抄表工年收入10萬元,而他做的工作僅為每天抄4次電表。

僅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4家國有公司4年海外分紅就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盈利完全來自於對國內消費者的掠奪,憑著其壟斷地位抬高資源價格或者對手機雙向高額收費等,然後把利潤送給了外國人。

中石化2005年實現淨利潤395.58億元,另外還獲得中央財政補貼100億元,而8億農民2005年獲得的糧食直補也才132億元。

據《南方週末》報導,中國的糧食連年豐收,產量達9800億斤以上,為什麼還出現糧食短缺、糧油價格上漲的現象呢?原來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每年要收購全國小麥產品總量的60%以控制麥源,按兵不動,採取「市場飢餓法」,把小麥市場「托」起來,繼而在收購價的基礎上加價「順價銷售」。中儲糧每收購1斤糧食,政府給予2.5分錢的補貼;每存儲1斤糧食,政府給予4分錢的補貼。按畝產800斤小麥計算,一畝地政府給出的補貼為52元,其中農民實際得到了每斤2分錢、每畝16元的補貼,其餘36元補貼給了中儲糧。消費者每多支出1元的糧油成本,農民得到的好處不足0.15元,而中儲糧等特權企業賺去了0.85元以上。

據鐘偉等人的《中國金融總體風險評估報告》:2002年,中國工商銀行的資產利潤率為0.13%,農業銀行為0.01%,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為0.14%,而花旗銀行為1.5%,匯豐銀行為1.77%。中國國有銀行的利潤率不及發達國家大銀行的1/10~1/100。2002年,中國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5.37%,如果使用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法」,不良貸款率估計在35~40%。這還是在1998年財政向四大國有銀行注資2700億元,1999年通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1.4萬億不良資產,2003年向銀行注資450億美元之後。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是3.27%,花旗銀行2.7%,匯豐銀行3%,亞洲金融危機前東南亞國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在6%以內,也就是說,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是發達國家大銀行的10倍以上。

另據《法制日報》2006年11月30日報導,目前中國各銀行僅車貸呆壞賬就達1000多億,有的騙貸者從銀行騙取汽車消費貸款29筆,共計2000餘萬元,大多數都是內外勾結作案。29次騙貸竟然成功,並不能以銀行內控制度不嚴密來解釋,只能說明國有、官本位體制的醜陋本性。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裁劉金寶,在擔任上海分行行長時,一年的交際費就達1個億,其車隊由10輛奔馳車組成,經他批出的貸款壞賬高達960多億元。

另據報導:美國上市公司每年派發紅利大大超過從股市中的融資額,而中國上市公司大多不派發紅利,上市公司的利潤率僅為發達國家的1/10~1 /100。由於中國股市是為幫助國有企業脫困而建立的,十幾年來,上千家國有企業得救了,但數千萬股民90%多賠得血本無歸,損失數萬億元。美國安然公司醜聞曝光後,在特定時期購進安然股票者可獲得總額近40億美元的賠償,可是中國至今不允許股民集體訴訟、消費者集體訴訟、環境受害者集體訴訟。

特權壟斷也使得中國淪為世界的打工仔。由於國有大銀行不屑於為小企業服務,不給小企業貸款,而能夠為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私人銀行又不允許存在,加上小企業沒有技術創新能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稅賦之重居世界第二,企業的利潤率微薄,沒有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因此,中國只能成為世界廉價的加工業基地,小企業無法發展壯大。據報導:美國擁有中小銀行7000餘家,歐盟也有社區銀行等8000餘家,而中國的金融業被特權勢力所壟斷。所以,中國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壟斷國企進入了世界500強,使得國民福利受損,另一方面是漫山遍野的小企業,整個珠江三角洲上百萬個企業的產值之和也僅相當於一個跨國大公司的產值。

特權壟斷還造成了新農村建設的失敗。農民應當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但目前由於金融壟斷,農村處於金融真空的狀態,國有大銀行不願意也不可能為農民貸款,農村的土地、宅基地由於是集體所有,不能夠抵押,承包的土地也不能改變用途,所以,農民已經沒有了創業的可能。新農村建設只能淪為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台灣有農會,農會有信用部,信用部可以給農民貸款;美國有信用合作社11500家,可是中國目前有誰給農民貸款?農村合作信用社也產權不清,壞賬率達56%,而且一直為地方政府所控制。農民已經無法在農村創業,只能流落到城市,成為苦力和打工仔。

中國目前的城鄉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城鄉居民收入比例擴大到3.33︰1,絕對差距達到9646元,是改革開放以來差距最大的一年。然而,這個數據還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城鄉之間實際收入的差距,如果把福利、補貼等因素考慮進去,一般估計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達到6倍左右。

世界銀行根據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法得出結論:2007年,中國赤貧人口達1.35億人,占人口比例10%;貧困人口4.3億人,占人口比例約32% 。

而且,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赤貧人口的收入不是提高了,反而是降低了,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

2001年中國居民個人收入的基尼係數就突破了0.4的國際警戒線,達到了0.459。按照以往每年遞增0.1個百分點的速度測算,以及根據《中國經濟週刊》、人民網的報導: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超過了0.5的危險值;中國的階層之間收入差距(收入最高的20%群體的收入與收入最低的20%群體的收入之比)竟高達33倍(《中國經濟週刊》,2006年6月26日),而發達國家僅8~9倍。

環境問題

生態環境是中華民族的生存底座,不可恢復的生態環境破壞等於是斷了子孫後代的活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奉行唯經濟主義的指導思想,不惜破壞人民的生存基礎和生態環境,以謀取一時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提高。

2007年中國環境綠皮書指出:中國的生態環境「局部治理,總體惡化」。特別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澇;長城內外,沙暴連連。現有森林系統之所以未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效益和服務功能,正是因為質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採伐並轉化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屢遭破壞,大面積人工化和單一化,加之森林總體數量不足,分佈不均,因此無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自然災害愈演愈烈的勢頭。

中國正在為環境污染付出沉重的代價。世界銀行2001年發展報告中列舉的世界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國佔了16個。中國許多大城市肺癌標化死亡人數增加了8~10倍。據研究,空氣污染使得慢性呼吸道疾病成為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經濟成本約佔中國GDP的3%~8%,相當於廣東和上海GDP的總和。另一個數據是,到2020年,中國僅為燃煤污染導致的疾病就將付出3900億美元。

2005年1月,評估世界各國(地區)環境質量的「環境可持續指數」(ESI),在瑞士達沃斯正式對外發佈。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以38.6分名列第133位,即倒數第14位。在2002年第一次發佈該指數時,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位居第129位,即倒數第13位。

根據2005年3月4日發佈的《中國環境危機》報告:

目前火電廠是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大戶,佔到了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而我國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千億元;全國採煤沉陷區面積已達40萬公頃,造成大量土地破壞和移民搬遷;全國1500多座煤矸石山,累計堆存30多億噸,佔地超過15萬畝;全國74家重點鋼鐵企業,有18家建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34家建在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中國還是粗放式的生產方式,我們每增加1元的生產總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日本的6倍。我國生產一噸鋼耗水是國際先進水平的10-40倍,開採一噸原油耗水是國際的6-26倍,生產一噸紙耗水是國際的3-10倍;企業的高消耗、落後的生產方式,必然導致高污染。我國鋼鐵每年多耗煤6000萬噸,多產生90萬頓SO2,60萬噸煙塵;火力發電,每年多消耗5000萬噸標準煤,多產生140萬噸SO2,1500萬噸煙塵。

我國城市缺水的狀況日趨嚴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質量有較大的下降,大面積的水污染已對城鄉居民生活飲用水源構成嚴重的威脅。據我國七大水系重點評價河段統計,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一、二類的僅佔32.2%;78%的城市河段不宜作引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劇了水的供需矛盾,使經濟受到巨大的損失,直接威脅到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一份報告表明,全國532條主要河流中,有436條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經的15個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個河段水質嚴重污染。

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SO2年平均濃度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由於SO2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續增加,我國酸雨呈現逐年加重的趨勢,目前已覆蓋了1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範圍。

由於過度使用地力、超載過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流失土壤超過50億噸,相當於全國耕地每年刮掉1釐米厚的土層。80年代以後,沙漠化土地每年增加3400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年失去一個中等大的縣。

──轉自胡星斗中國問題學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星斗:可怕的死亡定律
胡星斗:中國已經淪為無處不造假的國家
投書:關於北京新市民居住制度改革的公民建議書
【網海拾貝】二十大上,習羞辱胡不是一次,而是兩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