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家:全球經濟體系還需至少兩年才穩住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十四日專電)正在新加坡出席第二屆國際風險評估與偵測機制會議的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大學研究企業風險的索納特昨天表示,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禍根是過去美國人不停過度消費所致,現在全球金融體系遭到嚴重打擊,估計至少兩年才能穩住陣腳,重新出發。

索特納告訴「聯合早報」,世界經濟就像一個喝了太多酒的男人,正陷入宿醉狀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清醒過來。

索特納認為,美國政府把問題歸咎於「流動資產不足」的論調只對了一半,因為流動資產不足是金融體系敗壞的後果,而不是起因。美國透過紓困方案把錢注入金融體系內只能暫時滅火,要真正防止房子再起火,就得拆除易燃的木屋,改以混凝土建造。

索特納說,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美國次級信貸危機爆發前,多名風險評估員已經蒐集足夠的資訊並發出警告,但當時金融公司的高階管理層根本聽不入耳,他們只想繼續做眼前的生意。

他也批評指出,金融危機的禍根,是過去幾年美國人不停地過度消費,問題可追溯到網路泡沫經濟在公元兩千年破滅後,美國經濟在二零零二年削弱六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推出貨幣政策搶救,將利率從百分之六點五降至百分之一。

索特納說,由於通貨膨脹高於利率,許多美國人發現把錢花掉比存起來要好,因此網路泡沫經濟的後遺症,是孕育了房地產泡沫,轉而導致目前圍繞房貸抵押的金融泡沫。

索特納認為,要徹底解決金融危機的辦法是教育民眾,讓他們明白過度消費的不當,民眾也應學會以平常心看待世界經濟的起落。

索納特表示,金融系統充滿風險,大家應該學會腳底下踩著的土壤未必堅實的事實。

持同樣看法的,也包括在美林等全球三大投資銀行工作的人員。不願具名的這位在前三大投資銀行服務的金融專家告訴中央社,由於全球金融體系都以美元作為基準,所以美國人過度消費所產生的債務,就靠美國政府大量印製鈔票來支撐,而風險和債務則由全球承擔;因此,這次的金融風暴,是華爾街大亨的「過度貪婪」和美國人被教育養成可盡情消費、負債不可恥等心態所致。

這位金融專家認為,包括全球、新加坡、台灣等亞洲經濟體,都應該在全球化的同時,逐漸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才能避免美國釀的禍根禍及全球。

相關新聞
金融風暴走到哪?陳添枝:台灣還在颱風眼
薛香川:評價內閣表現 外界應考慮客觀環境
英專家:全球股市已入熊市  信心亟待提振
克魯曼:紓困案應接收所有權非僅不良資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