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及美政府救金融危機 已斥資逾二兆英鎊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十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亦譯:布什)倣效英國政府的紓困方案,今天宣佈,十月初國會通過的七千億美元金融機構紓困資金中,將以其中的二千五百億美元購買銀行持股。總計美、英及歐洲國家為拯救金融危機,共已斥資高達逾二兆英鎊(約新台幣一百一十四兆元)。

倫敦股市以藍籌股為主的金融時報一百種指數(FTSE 100)一連兩天大漲後,今天多頭買氣後續無力,開盤後一路走跌;上午十時四十分左右,大跌一百五十八點四二點,報四千二百三十五點七九點,跌幅達百分之三點六一。

英國首相布朗十三日宣布,以三百七十億英鎊買進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及駿懋銀行等三大銀行的持股,創下英國同時也是全球史上創舉,FTSE 100指數隨即應聲大漲,總計二個交易日,漲幅近百分之十二。

不過,今天盤勢出現逆轉,包括匯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股價都走跌。

總計,美國國會通過的七千億美元紓困金,加上英國政府的五千億英鎊,及德國、法國等歐洲聯盟國家政府宣佈的一兆一千六百億英鎊,金額累計已達二兆一千億英鎊,數目十分驚人。

專家指出,這個跨國的鉅資紓困方案有助穩定市場的信心,但未來幾週市場仍將出現震盪起伏;後續要觀察的是,實質經濟是否受到影響,這也是目前投資人較憂心的事。

花旗銀行英國首席經濟學家桑德茲指出,英國國內可能有部份人認為,布朗政府因應金融危機提出的因應方案率全球之先而自喜,但事實上,英國過去數年來大幅舉債的結果,使英國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的頭號受害國,英國可能和部份國家率先陷入經濟衰退、房價崩跌及失業人數大增。

英國經濟預測機構Capital Economics 指出,英國與其它政府宣布的拯救銀行措施,可能可以避免一九三零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情況發生,但不太可能避免一九九零年代經濟衰退的重演,當時不僅失業率大幅攀升,政府舉債金額也大增。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伏克爾指出,過去二十五年來全球發生數次金融危機,最後實質經濟都能不受到傷害,而順利復甦;但這次金融危機特別不同,「我不認為我們可以躲過經濟受創」。

根據英國政府最新公佈的資料:通貨膨脹率已衝上近十六年的最高紀錄,高達百分之五點二;失業率也攀升到百分之五點七,今年第二季失業人數增加十六萬四千人,總計達一百七十九萬人;金融業面臨最嚴重的失業潮。

相關新聞
拉丁美洲股市開高 巴西行情震盪
跟進歐美救金融   日無限量供美元
報告:德明年經濟瀕臨衰退 失業人口攀升
美政府2,500億投資銀行 9銀行被迫接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