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住民傳統農作黑糯米 營養豐富適合養生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二十九日電)原住民傳統農作物黑糯米被譽為稻米的黑珍珠,主要原因是米粒外表糠層呈現深紫色,且產量遠低於一般水稻品種,但營養卻非常豐富,民間常把黑糯米當做老年人、產婦、貧血病患的補品,也非常適合做為養生食物,花蓮農業改良場正持續進行品系純化、產量、營養成分等研究工作。

黑糯米是原住民族傳統農作物,每年的六月和十一月是收成期,雖然一年有兩期收穫,但因栽培管理不易,全年每公頃產量約僅四千五百公斤,遠低於一般水稻全年兩期每公頃約一萬一千公斤的產量,因此黑糯米大多只在祭典、節慶或招待至親好友等場合食用。

原住民族常把黑糯米蒸煮成黑糯米飯、米糕、麻糬或米酒,有時候則是在白米中加入少量黑糯米煮成稀飯,風味相當特殊。

花蓮農改場指出,黑糯米富含維他命A、維他命E、菸鹼酸、胡蘿蔔素、磷、鐵、鎂等營養成分,民間常把黑糯米當做是老年人、產婦、骨折和貧血病患的補品,也非常適合做為一般養生的食品。

目前花蓮縣內栽培黑糯米的主要產區在壽豐鄉月眉村,光復鄉內也有少量種植,花蓮農改場表示,栽培黑糯米可增加稻作多樣化,農改場正持續進行品系純化、產量、農藝性狀、病蟲害、營養成分和香氣等評估研究,希望能研發出生育表現良好、色澤鮮豔的品系供農友種植,為農友創造出更高利潤的稻作產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