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蒙古女郎炸屍案」高庭作出裁決

二被告表罪成立 一被告無罪釋放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曉慧、金靖綜合報導)2006年在馬來西亞引起一時轟動的蒙古女郎炸屍命案,在經過151天的審判後,雪蘭莪州莎阿南高庭在10月31日對3名被告作出了裁決。承審此案的法官,莫哈末查基於上午9時30分宣讀判詞,裁定第一被告阿茲拉(首席警長,32歲),以及第二被告西魯(伍長,37歲),謀殺表面罪名成立,。而第三被告阿都拉薩(政治分析家,47歲)則被判表面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

第一被告阿茲拉(Azilah Hadri)與第二被告西魯(Sirul Azha Umar)皆屬負責保護正副首相的警方特別行動部隊。他們被控於2006年10月19日晚上10時至隔天凌晨1時期間,在雪蘭莪州武吉拉惹縣(Mukim Bukit Raja)的叢林中謀殺28歲的蒙古女郎阿旦杜亞。他們被判謀殺表面罪名成立後,必須在11月10日出庭自辯。若兩人在接下來的自辯過程被判有罪,唯一刑罰是死刑。

第三報告阿都拉薩(Abdul Razak Baginda)則被控在2006年10月18日上午9時54分到10月19日晚上9時45分之間,唆使阿茲拉和西魯謀殺阿旦杜亞。法官是以阿都拉薩於去年1月19日所立下得宣誓書對其罪名的辯解為基礎,裁決阿都拉薩表面罪名不成立之後,使他逃過被判死刑一劫。

阿都拉薩在法官作出上述裁決後,迫不急待的在家屬親友擁護下,突破將近60名媒體人員重重包圍的混亂中離開法庭。阿都拉薩全程面帶笑容,在離開前他只是說了一句「我現在只想回家」。

死者父親不滿法官裁決

死者阿旦杜亞的父親沙裡布(Setev Shaariibuu)也在蒙古駐泰國大使館二等秘書西茲庫(Siizkhuu Sainbileg)的陪同下出庭聽審。他對高庭判決阿都拉薩無罪深感不滿,並在西茲庫的翻譯協助下向記者表示其女兒阿旦杜亞認識的是阿都拉薩,但並不認識另外兩名被告,可是為什麼阿都拉薩獲釋,而另外兩名被告卻被判表面罪名成立?

當問及判決公正與否,他說:「只有天知道。」

在聞判後神情哀傷的沙裡布在被問及下一步計劃時表示他只想儘快回到蒙古,然後將向蒙古司法部諮詢意見或許通過外交部採取行動。

阿旦杜雅命案主控官頓馬吉(Tun Majid Tun Hamzah)在法官作出宣判阿都拉薩無罪釋放後,在庭外對傳媒表示,作為控方的檢控團將會研究法官的判詞後,再考慮是否要提出上訴。他說控方有14天時間決定是否提出上訴,但他沒透露上訴日期。

蒙古女郎案家屬與蒙古政府的旁聽律師卡巴星(Karpal Singh)對高庭判決感到驚訝,而他將致函總檢察長旦斯里阿都干尼以讓控方提出上訴要求。他認為,案件還未結束,他表示「他希望控方提出上訴,控方可在14天內進行上訴。」

而卡巴星較後表示對於這次的高庭裁決,並不一定會影響正在進行的阿旦杜亞父親,沙裡布起訴馬國政府與3被告,索賠1億令吉的民事訴訟。

或召偵探,網絡主編供證

第二被告西魯的辯護律師卡瑪魯希山(Kamarul Hisham)也向法官提出,他有意重新傳召阿都拉薩聘請的私家偵探,巴拉蘇巴拉馬廉(Balasubramaniam)上庭供證。與此同時,他也有意與目前被扣留在霹靂州甘文丁扣留營的《當今大馬》網站主編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Kamarudin)會面,並傳召他上庭供證。

巴拉蘇巴瑪廉曾在7月3日公佈其於7月1日立下的法定聲明。此聲明宣稱從阿都拉薩口中得知納吉曾與阿旦杜亞發生性關係。出乎預料的是,巴拉在隔天再召開一場倉促且不接受提問的記者會,宣佈撤回牽連納吉的七個段落。他在發表此第二份法定聲明後,就離奇失蹤,至今乃下落不明。

另外,拉惹柏特拉則是在6月18日立下一份法定聲明,宣稱副首相納吉的妻子曾在現場見證這宗謀殺案,而在死者身上放置炸彈者 是C4炸彈專家、代上校阿茲布永(Aziz Buyong)。

這宗發生在兩年前的命案是因為三名被告都是副首相納吉身邊人而引起轟動。第三被告阿都拉薩是馬國著名政治分析家。他在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擔任國防部長期間,負責政府軍火採購工作。

在蒙古女郎命案爆發後,在野黨尤其是人民公正黨一直宣稱此案件不但涉及潛水艇軍購案,同時指責納吉也牽連其中。不過,納吉多次否認,更重申不認識阿旦杜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國反對黨議員郭素沁獲釋批警方濫用內安法
馬國律師公會促政府廢除內安法令
受害者現身馬國「廢除內安法令」論壇
馬座談會探討政治人物「公德與私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