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座談會談美國總統選舉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曉慧吉隆坡報導)剛於11月上旬結束的第44任、第56屆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白人總統和三軍統帥,引發全球關注。就此,馬來西亞隆雪華堂社經委員會,雪蘭莪福建會館社經組、雪隆潮州會館社經組與《東方日報》於11月13日在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簡稱「隆雪華堂」)聯合舉行了一場題為「美國總統選舉,色盲政治的開始?」座談會。

此座談會於晚上8時開始。主辦單位邀請了三位主講人包括國際政治時評員黃永安、政治學者黃進發、以及美國法學博士胡逸山博士,與民眾一起探討這個時事課題。

上層領導人方面,印度比美國進步

黃永安表示這次的美國大選成績是美國社會的一個很大的轉變所反映出來的。他表示其實膚色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奧巴馬不是純種的非洲黑人,他是混種了的人。

他認為上層領導人方面,印度比美國進步很多。印度這個有85%的興都教民族的社會已出現過4個回教族的總統。現任的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是印度第一位錫克族總理。印度國家可以接受少過2%人口的民族做總統。

此外,黃永安表示由於奧巴馬的父親是回教徒,因此奧巴馬有點回教背景。所以他在處理一些回教的大事情上,如伊朗的問題,塔利班的問題,對伊拉克的問題他可能會受到懷疑。


國際政治時評員黃永安。(攝影:高飛/大紀元)

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是印度

黃進發表示在奧巴馬當選的時候,不只是我們問馬來西亞有沒有可能出奧巴馬?新加坡有沒有可能出奧巴馬?歐洲人也問有沒有可能出奧巴馬?

他說英國有位種族平等委員會主席特雷弗‧菲利普斯認為不可能出現。黑人在英國出人頭地很難。原因是黑人在美國佔第二大的族群,而黑人在英國只佔2%,但是不管怎樣,你要出亞裔首相也很難。原因是因為,英國跟馬來西亞一樣,都沒有直接選首相。

他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是印度。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不是美國,美國人口只有三億。最大的民主國家是印度,十億人口。最大的非民主國家是中國,十三億人口。

印度為什麼偉大?印度從來沒有缺乏民族主義的。印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印度從來沒有辦法制要讓大家講同樣的話,信同樣的宗教。印度雖然沒有美國民主那套講的那麼偉大,但是一個這樣複雜的社會,人口這麼多,印度卻沒有變成南斯拉夫,沒有像中國大躍進死幾千萬的那種記錄。

他也認為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奧巴馬只是個虛假的因素。如果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公民,首相是誰有什麼關係?


政治學者黃進發。(攝影:高飛/大紀元)

與大家想像中不一樣的美國

胡逸山博士在15、16歲左右曾經去美國留學而住了一段蠻長的時間,所以對美國本土的一些政治情況比較有所瞭解。他在座談會上以馬來西亞當前的國家制度,跟大家分享了許多與大家想像中不一樣的美國。

他表示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就是認為美國是一個世界霸主強國,美國總統是這個霸主強國的霸主,美國運用航空母艦、導彈等到處去侵略其他國家,奪取人家的主權等等。他認為這種觀念需要修改。因為美國其實不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個霸主的情況。美國是一個非常注重三權分立的一個國家,反而在馬來西亞是沒有三權分立的。

他表示美國的立法過程是很民主的。他說:「每一個法案在國會委員會都充分的被辯論,還有聽證會,都是公開的,而且在電視上有直播的,然後讓大家投票看通不通過?」有時總統很想通過一個法案,可是國會偏偏不通過。此外,雖然美國總統可以提名部長人選,可是有關人士必須在參議院獲取超過一半以上議員的同意才可以當部長。

有別於馬來西亞的是,美國的部長是不允許同時成為國會議員的。因此,美國的立法和行政是完全獨立的,可是卻有互相制衡的作用。總統要亂來也不容易。

司法方面也是獨立的。總統只是提名法官而已,必須由參議院投票全部通過。

他也表示美國不像馬國這邊,中央政府的權力較大。他舉例說:「美國地方有地方的稅,州有州的稅,聯邦有聯邦的稅。不會說全部都給聯邦的。比如說加州有自己的陸軍,空軍和海軍的,警察。」美國政府權力的分配是很分散的,而不是中央集權的一種做法。

11月4號大家專著是奧巴馬。其實當天選出的不只是奧巴馬。435位的眾議院的議員和100位的參議院的議員都是分別被人民選出來的。因此,美國選票的票不像馬國這裡小小張的,而是很誇張的,像一份報紙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胡逸山博士解說道:「你選總統,你選州長,參議員,眾議員,還有州的參議員,州的眾議員,還有州的官員,如州務卿,州財政部長,你的市長,市議員,還有地方區的教育部隊,也是各地方自己來的,還有電力局的董事會,水力局的董事會,警長也是選出來的。還有一些更誇張的是驗屍官也是民選出來的。」

他表示這是一個很民主的做法,沒有什麼中央委任。所以有人說布什他要獨斷獨行其實不一定對的。假如美國大多數的人民沒有支持布什的政策,他要這樣做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有這些既有的機制會制衡他。所以當布什要打伊拉克等等,是有一定的美國民意基礎支持他們,他們才能實行的。


美國法學博士胡逸山博士。(攝影:高飛/大紀元)

奧巴馬未來的可能政策

胡逸山博士在座談會上也談了個人對奧巴馬未來的一些可能的政策。在經濟方面,他含糊的帶過要改革,而沒有實質的講如何改革。這是符合美國現實邏輯的。因為美國的經濟也不是總統一個人做主,還有美國聯邦儲備局、美國國會等等,是分散權力來管理的。所以在經濟方面他最重要是能夠跟各個方面合作,協調美國整體的經濟政策。

外交方面,他認為兩岸關係不會變。美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做總統都是一樣。

在中東方面,奧巴馬講要從伊拉克撤軍,但是現實比人強。如果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將會使到伊拉克陷入無政府狀態,宗教極端分子掌權,可能到那時候他會說遲點撤軍,慢一點撤軍,分階段撤軍,而不是一下子撤軍。

對於美國跟馬來西亞的關係,他認為美國跟我們的關係不會有什麼改變。雖然之前支持我國反對黨領袖安華的共和黨官員走了,而改由民主黨的奧巴馬當總統。在這方面可能對安華有點不利,可是民主黨傳統上是比共和黨更注重人權,民主化,保護環境等等。

此外,胡逸山博士認為自由貿易處於同樣道理。民主黨比較注重勞工的權利,環境的保護。因此如果在這方面沒做好的國家要跟美國談自由貿易可能比以前困難一點。◇


「美國總統選舉,色盲政治的開始?」座談會現場。(攝影:高飛/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最昂貴城市排名 香港第二
港財庫局:積金易平台本月26日推出
香港迪士尼全年淨虧損收窄至3.56億元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