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全球百萬計勞工面臨痛苦減薪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26日專電)國際勞工組織(ILO)今天指出,全球經濟危機將使數以百萬計的勞工今年面臨薪資「痛苦裁減」;政府必須介入保障受薪者的購買力,否則只會使衰退加劇,復甦遲來。

ILO今天發表「2008/09年全球薪資報告」。報告估計,明年全球平均實質薪資成長率頂多為1.1%,自今年的1.7% 明顯下滑。工業化國家甚至將從今年的0.8% 跌到負0.5%。

ILO秘書長索馬維亞(Juan Somavia) 說:「對全球15億受薪者來說,艱困的時刻就在眼前」。

他說:「遲緩甚至負數的經濟成長,加上動盪的食物和能源價格,將會侵蝕眾多勞工的實質薪資,尤其是低薪及貧窮的家戶。中產階級也會遭受嚴重的影響。」

這份報告回顧分析從1995年到2007年的薪資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間關係的趨勢。它指出,人均GDP每成長1%,平均薪資則成長0.75%,顯示薪資成長不及GDP的成長。然而,一旦經濟走下坡,人均GDP 每降1%,平均薪資跌幅則更大,達1.55%。

索馬維亞指出,薪資跌幅超過GDP, 這也是當前經濟危機可能的效應,若是如此,「將加深經濟衰退和延遲復甦。」

報告指出,「勞動市場制度如今是前所未有地重要」、「政府應展現強烈的承諾,保護受薪者的購買力,並進而刺激國內消費。」

報告主張,社會相關各方應協調出方法,防止薪資佔GDP 比例的進一步惡化;基本工資必須有效保障最弱勢的勞工;基本工資及工資議價應再輔以政府的收入補助等介入措施。

這份報告也指出,從1995年以來,最高和最低工資間的不平等普遍加深。在已開發世界中,以德國、波蘭、美國的不平等惡化速度最快;開發中國家則是阿根廷、中國與泰國;縮小薪資鴻溝顯現成效的包括法國、西班牙、巴西、印尼,但後面這兩個開發中國家的高低薪資差距仍大。

性別間的薪資不平等情況依然顯著,且改善步調極其緩慢。報告說,在有資料的大部分國家,女性的工資平均是男性的七成到九成,但更低的也很常見,在亞洲尤其如此。

相關新聞
穆迪:未來數月中國居民支出將顯著減少
加薪! 南市128環局臨時工升正式
國泰工會對削花紅感失望
8成港民認金融海嘯影響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