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房產投資正槓桿之路

標籤:

【大紀元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編譯報導)曾經在1990年代有個非常風行的說法,叫作投資「正槓桿」,也就是說,投資回報大於投資成本。拿房地產來來舉例,當租金收入比還款額加上物業維護費用還多的時候,你的投資就會帶來正的現金流入。說的通俗點,就是這個投資物業完全是租客替你供的,你並沒有付出什麼代價。當時在澳洲主流社會,這是一種非常流行的做法,經過財富論積極的倡導者Stephen McKnight和Robert Kiyosaki大力渲染,好像任何一個人只要買幾套房子,投資很少一些錢,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的享受租金收入,幾年之後,貸款還清,這幾套物業就完全變成了擁有的財產,天上憑空掉下了幾個林妹妹,不知不覺步入了自由財富者的行列。

在當時一棟房子跟一輛名車差不多價格的時代,或許現實生活中還可以看到「正槓桿」的美麗倩影,但隨著房價和利息不斷上漲,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要想找到即便宜又能獲得高租金回報的物業可謂難上加難。根據澳洲稅務局的最新統計,2001-2002年度,42.7%的投資者獲得正投資回報,而到了2005-2006年度,這個比例降到了33.5%,但是今天仍然有人堅信,正槓桿投資的物業還是有的,尤其是在昆士蘭和西澳的礦業小鎮上,就看你怎麼找到它了。

任職於澳洲房屋搜索(Australian House Hunters)的布魯克女士說,「採礦業的繁榮雖然難以置信的推高了房價,但是需求仍然高於供給,所以投資回報是巨大的。」

「大多數人找到我們的客戶都是想要購買具有正槓桿效應的投資物業,但是他們把眼光只限在當地。當他們問中介時,中介會對他們說,『你在澳洲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正槓桿的物業。』當然,這只是中介們所知道的,如果他們能邁開腳步,走出墨爾本,到別的地方去看看,特別是採礦區,他們就會發現,正槓桿的投資物業其實到處都是。」

「我剛賣了一套46萬的房子,房主如果把它租出去,一周租金有$1100元,」布魯克女士說,「如果貸款80%,那麼每年能獲得10000元淨收入,就算他們100%貸款,減去各種費用後,每年也能淨剩$2000-$3000元。」

「對正槓桿投資有興趣的客戶多是第一次投資者,或者是「媽媽-爸爸」類的,他們喜歡小風險投資,而且手頭都比較緊張,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持負槓桿投資。「

雖然現在正槓槓投資已經不像從前那麼熱了,但是,布魯克女士說,其實依然很盛行,而且同樣會增值。「你在墨爾本市中心10公里範圍內是找不到這樣的物業,然而在一些礦業城鎮卻能發現,物業增值也很明顯,例如我們今天早上賣的這套46萬的房子,18個月後會漲到60萬,這是建立在供求關係上的理性升值。」

然而,另一位墨爾本的咨詢專家Peter Rogozik則認為,要想找到一套具有增值潛力的正槓桿物業就像「中大獎」一樣。他說,目前在維省的周邊地區或是Kalgoorlie這樣的地方還是有可能的,只是這麼做不值得,「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點子。」

Rogozik擔心,一些人會上當,走入這個虛幻的地產美夢。「你有一套物業,你有正的現金流入,你的物業還會增值,這聽上去太完美了不可能是真的。到頭來,你會發現,你的物業不增值,也租不出去,你只是多了一套在長期內都不會有很好表現的房子。」

很多人進入物業市場因為他們想要一項很快就能升值1倍的財產,Rogozik說「應該是每10年就翻一番,但是有條件的,這樣的房子要在市區附近,而且質量要好。」

「房地產其實也像商品一樣,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如果你把眼光放在採礦小鎮上,就等於你要完全依賴於這個行業,風險是非常大的,因為它可能很快,很快就發生變化。」

「人們也許會說,『至少我是屋主了,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但如果你要花20萬買套物業,我寧願在墨爾本買一套好的一臥室公寓,租金增長的潛力會保證這套物業最終變成正槓桿,而且相當快。在墨爾本的租金增長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就拿Elwood的一臥室公寓來說,甚至可以租到每週$300元。」

Rogozik最後表示,「如果要說持續穩定的資本增值,那就只有在大城市買房時才會出現,不能僅依賴於一個行業,在大城市人口眾多,需求是源源不斷的。我只是希望人們不要陷入在維省邊區小鎮買二流物業的誤區之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投資策略專家JDL公司的發展故事
外國投資者看好澳洲
澳洲投資買房問答
避免爆發贖回潮 澳三投資公司凍結基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