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貓纜鑑定明出爐 鑑定團隊將建議遷塔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29日電)貓空纜車第16號塔柱鑑定結果明天出爐,貓纜鑑定團隊成員今天指出,由於貓纜狀況偏向不安全,將建議遷移塔柱,但「牽一髮動全身」,主管機關將面臨工程安全與經濟面取捨。

鑑定團隊成員說,遷移塔柱工程浩大,動一根塔柱所有纜線的支撐點都要重新分配與檢核,是項大工程,付出的成本及風險都很高,主管機關將面臨工程安全與經濟面的因素如何求取平衡的難題。

貓纜鑑定團隊成員表示,貓纜第16號安全鑑定分為貓纜機械系統的偏差值與地層基礎的安全系數兩大部分;由於塔柱基座覆土滑落,加上地震及颱風來襲都會造成安全系數下降,至於下降多少、有無達到安全規範範圍,則有待進一步確定,可確定的是塔柱目前的條件不比以往,「偏向不安全」,建議遷移塔柱。

至於塔柱要遷往何處,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長陳雄文日前在議會答詢時指出,還有原來路線,但鑑定團隊成員表示,貓空地區地質破碎,不過,公會已有建議的遷移點,明天上午會對外說明。

公共工程委員會昨天邀台北市四大技師公會赴工程會報告;鑑定團隊成員說,行政體系確實傾向現地補強,但要重新花費保護防堵塔柱再受破壞,究竟有無價值實難評斷,若貓纜使用五年或十年卻發生不可預期的憾事,將會造成行政體系及民眾反彈與誤解。

鑑定團隊成員強調,現地補強如同出問題的人體骨骼,經過補強後容易受傷,因此,希望遷移塔柱;此外,目前僅16號塔柱出問題,不代表其餘24根塔柱都不會有問題,主管機關應重新體檢所有塔柱安全,確保貓纜永續安全營運。

對於外界質疑公共工程會約見鑑定團隊,是「下指導棋」,鑑定團隊成員認為,工程界的鑑定工作如同調查事證,外界不得干預,這種概念如同「檢調辦案,國安局介入」,做法不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