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將掌美能源部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綜合報導)美國侯任總統奧巴馬10日宣佈,將提名現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出任能源部部長一職。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網頁描述朱棣文長期以來呼籲尋找解決地球氣候變化的科學方案,領導該實驗室成為世界頂尖的再生及替代性能源的研究中心,特別是在發展「零碳」能源方面成績卓著。

美國侯任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期間不斷強調,再生能源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朱棣文可能因此出任能源部部長。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言人表示,該實驗室對朱棣文與奧巴馬陣營的接觸一無所知。目前朱棣文在亞洲及歐洲旅遊,將於下週一(15日)銷假上班。

第五位華裔獲諾貝爾獎

  
朱棣文於1997年與兩位美、法科學家,因發明用激光冷卻和捕捉原子的方法,獲得瑞典皇家學院頒發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第五位諾貝爾獎華裔得主。
  
在2004年被任命為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前,他曾擔任史丹佛大學物理系主任及貝爾實驗室電子研究部門負責人。
  
除了諾貝爾獎外,朱棣文曾獲得1987年美國物理學會的布洛依達獎,1993年獲頒費塞爾國王國際科學獎,1994年獲頒美國物理學會雷射科學領域的亞瑟‧蕭洛獎及美國光學學會的威廉‧梅格斯獎。他於1992年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及1993年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Steven Chu)(諾貝爾獎網站檔案照片。www.nobelprize.org)



從影響決策者到成為決策人

  
朱棣文不僅是一位科學家,而且是關注科學研究對政治決策影響的科學家。他在接受人物週刊的採訪,談到科學家對決策者的影響力時表示,科學家有責任告訴人們將要發生甚麼,科學家也能告訴人們做某些事是不健康或者不明智的,不過政府、公眾都不一定完全聽從。他表示他目前對政治決策者可能有一些影響,而且他本人也在試著影響決策者,比如在能源問題上。
  
此外,朱棣文還大力提倡政府引進措施,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建議把環保理念引進家庭生活。
  
而今,這位嚐試著影響決策者的人,如果成為政府決策者,他的科學理念是否能在政策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呢?人們將拭目以待。

將面對不少挑戰

  
有報導說,朱棣文被提名為能源部長人選,也將面對不少挑戰,因為他不太熟悉能源部管轄下的石油業以及核子武器生產和維修行業。對於有提議在拉斯維加斯附近興建核廢料儲存站,朱棣文與奧巴馬一樣不太感興趣,這點與國會的意見不一致,可能成為工作阻力。

家中沒有中文書

  
朱棣文於1948年2月28日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他的父親朱汝瑾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在三所美國大學任教,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工程專家。母親李靜貞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朱棣文父兄輩中至少有12位擁有博士學位或大學教授職位。
  
朱棣文對人物週刊說,在他們小時候,父母就一直說英語,「我們家沒有一本中文書,所有的鄰居也不講漢語。」兩、三年前,他曾經想過也許應該學漢語,不過,他的家人建議他應該把時間用在研究科學或者做別的事上。中文很深奧,很難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君慧加冕百年來第二位華裔玫瑰王后
美國總統的首位華人內閣秘書——盧沛寧
美國總統的首位華人內閣秘書--盧沛寧
華人網路連署  要求奧巴馬排除李察遜入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