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5年來首次下降

標籤: ,

【大紀元12月2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幾年來中國外匯儲備只增不降的神話被打破。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日前表示,近期外匯儲備出現5年來首次下降,低於1.9萬億美元。有專家分析,這可能是由外資撤離和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個因素匯合導致。據央行數據,近兩月流出中國的資金可能超過800億美元。

中國外匯儲備5年來首次下降

據新京報12月23日報導,中國外匯儲備保持了5年的增勢已發生改變。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處長蔡秋生上週六出席「中國進出口企業第七屆年會」時表示,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低於1.9萬億美元,為2003年12月份以來首次下降。「按月份計算,外儲餘額最高是1.9萬多億美元,現在肯定比這個數要低。」

蔡秋生還說,從9月份以來,外匯局監測到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進出口貿易仍為順差,但順差增幅已大幅下降。他說,進出口總額包括直接投資、個人項下的外匯收支,結售匯和順差增幅大幅下降。

自2003年12月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餘額一直加速增長,並於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不過,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仍居世界第一。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能由外資撤離和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個因素匯合導致。

資金流出至少800億美元?

外匯儲備一般由貿易順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資)組成,學術界普遍將外匯儲備增量定義為貿易順差+FDI+熱錢。外匯儲備的下降是否意味著熱錢大量出逃呢?

資金外流的跡象在今年9月份已經有了端倪。當月中國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而貿易順差是293億美元,FDI為66億美元。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則認為,短期國際資本正在流出。

根據央行數據,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同比少增36億美元。剛剛過去的10、11月份,外貿順差連續創下有史以來新高。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稱,雖然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幅在下降,但進口增幅也在下降,所以外貿順差一直在增長。

而與此同時,外商直接投資(FDI)增長出現下降,實際FDI分別為67.22億美元和53.22億美元。這意味著,據粗略估算,即使不算外儲減少的量,近兩月流出中國的資金可能超過800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近幾年來,中國外儲餘額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近期外儲餘額開始下降,意味著可能有部份資金開始撤離,目前還很難說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

長期以來,美元在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中所佔比重最大。最近兩三年來,中國政府強調將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從而分散風險。屈宏斌指出,儘管央行從不披露外儲資產的幣種構成,但市場普遍相信一定有相當比重的歐元資產。他認為,外儲回落的一大主因是歐元匯率下跌。因今年10月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劇烈下跌,當歐元資產換算成美元時,其市值自然會出現縮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前儲備銀行行長在悉尼失蹤
《星期專訪》魯肇忠:有朝一日 要建立新國家
匯市盤整 新台幣早盤小貶
外銀買匯 新台幣午收32.62元貶9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