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國史話 (44):麥迪遜總統對英國宣戰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12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美國之音華盛頓報導)1812年春天,英、美兩國間,戰火一觸即發。美國國會批准了一項九十天的禁運令,禁止美國船隻出海,已經出海和停泊在外國港口的美國船隻也被勒令返航。詹姆斯.麥迪遜總統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戰爭爆發後,美國船隻不被扣押。

麥迪遜總統認為,戰爭一定會爆發。他知道,倫敦向英國使節奧古斯塔斯.福斯特下達了指令。英國外交大臣警告福斯特,不要擅自做出任何妥協。他希望美國明白,英國不允許美國以中立身份跟英國的敵人做生意,這種政策會堅持到底。

麥迪遜總統希望看到妥協的跡象,但是絲毫沒有。與此同時,國會繼續積極備戰。議員們投票決定擴大陸軍規模,借錢以滿足軍費的增加。不過,國會成員並不全都主戰,尤其是聯邦黨人。禁運令生效一個月後,就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

國會眾議員赫曼努斯.布利克向眾議院遞交了一份數百人的名單,都是他所在的紐約地區的選民。他說,名單上的人都反對禁運,反對跟英國開戰。他提出,「禁運令六十天後結束時,我們根本不可能開戰,我們的陸軍在哪裏?海軍又在哪裏?我們有錢打仗嗎?在準備如此欠缺的情況下,這麼快就決定去打仗,簡直就是叛國。」

美國財政部長阿爾伯特.加勒廷在籌集資金的問題上一愁莫展。他從聯邦黨人的新英格蘭銀行幾乎借不到一分錢。國會雖然批准,可以貸款1100萬美元,但是加勒廷發現,從銀行裡只能借到600萬。聯邦黨人指出,這恰恰說明大家不願意打仗,特別是新英格蘭的民眾。如果西部的人和南方人願意打仗的話,那就讓他們出錢好了。

共和黨人約翰.倫道夫也反對戰爭。他提出,「政府如果連通過增稅集資的勇氣都沒有,還談甚麼打仗呢?我們難道要在沒有軍費、沒有士兵、沒有海軍的情況下開戰嗎?人民無法相信。」約翰.卡爾霍恩回答說,「恰恰相反,我們絕不是毫無準備,我相信,開戰四個星期內,我們就能佔領加拿大的大部份地區。」

麥迪遜總統堅信,英國不會改變對美國的敵對政策。他於6月1號捎給國會一份密信,建議對英宣戰。麥迪遜提出的宣戰理由是:英國戰艦在海上侵犯了美國國旗的尊嚴、英國海軍扣押並強行帶走受美國國旗保護的人、英國戰艦還侵犯美國水域,干涉美國船隻進出海港、還有一個原因是,英國禁止美國跟法國及其盟國的商業往來。麥迪遜說,根據國際法的規定,英國無權這樣做。麥迪遜還提到了美國西北部印第安人的反抗,話裡話外指責加拿大的英國勢力是印第安人的後台。

麥迪遜主張對英宣戰。麥迪遜緻密函給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要求他們展開討論。該委員會主席約翰.卡爾霍恩兩天後提交報告,建議眾議院支持宣戰。眾議院秘密召集會議,聽取報告。聯邦黨人喬賽亞.昆西建議將辯論公諸於眾,但是遭到了反對。美國國會投票表決,眾議院79票贊成49票反對;參議院19票贊成,13票反對。麥迪遜總統6月18號簽署法案,1812年戰爭拉開了戰幕。

其實,就在美國宣戰的兩天前,英國已經結束了對美國中立貿易的禁令。禁令的取消原本會更早,但是因為一系列突發事件,被耽誤了。

當時,英國商界大聲疾呼,要求取消對美國的貿易禁令。他們指出,貿易禁令正在摧毀英國經濟。英國首相斯潘瑟.帕西瓦爾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決定取消禁令,但是還沒來得及宣佈,就於5月11號遭到了暗殺。新首相人選直到6月8號才敲定,由利物浦勳爵擔任。利物浦勳爵走馬上任後的第八天,英國政府宣佈立即取消貿易禁令,但是因為當時的通訊完全依靠船隻,所以英國政府的決定沒有傳到美國。兩天後,美國宣戰了。
 
如果1812年,倫敦設有美國使節的話,他肯定會將取消貿易禁令的消息及時報告回去,但是美國駐英大使平克尼早在一年前就返回了美國。

美國雖然宣戰,但是完全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當時,美國只有大約八千名士兵,大多數都在西部執行任務。海上作戰能力僅限於屈指可數的幾艘戰艦,而英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最糟糕的是,美國人民對戰爭存在意見分歧。東北地區堅決反對戰爭。宣戰的時候,新英格蘭教堂鳴鐘、降旗;麻薩諸塞、羅德島和康涅迪克州拒絕讓本州士兵聽從聯邦政府的指揮。

如果不是英法戰爭,美國面對英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根本沒有希望。然而,當時英國全力以赴對付拿破侖,只能派遣很少的部隊跟美國週旋。

美國雖然努力擴大軍隊規模,但是多年來,美國一直不需要軍隊的存在。如今,參加過獨立戰爭的人都已經年老體衰,年輕人又對戰爭一竅不通。麥迪遜總統任命了62歲的亨利.迪爾伯恩和63歲的托馬斯.平克尼擔任最高指揮官,其他將領的年齡也都跟他們不相上下。

戰爭的兵源也出現了問題。美國國會投票,批准增加兩萬五千名士兵,但是只有五千人願意參軍。西部各州的國會議員曾經驕傲地說,西部居民會爭先恐後地打擊英軍,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肯塔基州第一次徵兵,只有四百人報名。

美國決定,首先進攻加拿大,因為美加邊境上只駐紮著兩千五百名英軍士兵。美軍策劃了四場戰役,首戰由參加過獨立戰爭的威廉.赫爾將軍指揮。赫爾率領兩千人從俄亥俄州南部出發,行軍三百公里,在美國宣戰前抵達密西根州的底特律。赫爾奉命,立即入侵加拿大。

赫爾率兵跨過邊境,在莫爾登對英軍發起進攻。但是英軍早有防備,一舉擊退了赫爾。赫爾撤回底特律,後面還跟著一小批英軍和印第安人的追兵。雖然赫爾的兵力和供給都很充沛,但還是沒能守住底特律。戰爭結束後,赫爾因為懦弱,接受軍事法庭的裁決,最後罪名成立,被判死刑。麥迪遜看在赫爾參加過獨立戰爭的份上,決定免他一死。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國建國史話(3): 英國跟西班牙爭奪新大陸
美國建國史話(2):早期歐洲探險家
美國建國史話 (14):勝利和獨立
美國建國史話(13):美國革命 你站在哪一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