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寒害! 澎湖凍死魚達1500公噸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君綜合報導)天氣逐漸回暖,不過,澎湖魚群大量暴斃,引發各界關注,據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昨日上午統計,此次寒害造成被凍死的魚類達1,500噸,損失飆高到1.8億元,是澎湖30多年來最慘重損失。農委會澎湖水試也所發出警告,寒害恐將破壞食物鏈,未來3年澎湖可能面臨魚荒。

持續低於攝氏10度的寒流,重創澎湖海洋生態,造成上千公噸養殖與野生魚群大量死亡的寒害災情,魚屍遍野令人怵目驚心。根據農委會統計,到目前為止,低溫造成農漁業災情金額高達17,288萬元,養殖漁業災情集中在澎湖縣,包括馬公市、白沙鄉、西嶼鄉等地大約有33.54公頃的海鱺、青嘴、石斑魚災情慘重,損失金額大約84,817,000元。另外,台南縣七股鄉、將軍鄉也有大約1.54公頃的虱目魚受害,損失金額616,000元。

未來3年恐無魚可抓

受到寒害影響,澎湖魚群大量暴斃,澎湖水試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表示,接連發現澎湖海域凍死2、30公斤重的碩大石斑魚,有的更重達上百公斤,這些深海大魚正準備浮上水面交配繁殖,沒想到海水水溫太冷,一下子反應不及,凍暈、甚至凍死了。

由於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是海洋生物食物鏈,但這次澎湖嚴重寒害,大魚小魚全死了,就連正準備交配繁殖的種魚、抱卵的母魚也死了,整個食物鏈被破壞得支離破碎。

蔡萬生強調,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異常破壞,掠食性魚種紛紛死亡,預料相對的海膽、花枝等其他物種會倖存增加,也不排除未來3年內澎湖將會鬧魚荒。

他指出,此刻正是澎湖石斑魚公母魚繁殖交配的季節,隨即3、4月抱卵孵化,如今發生始料未及的寒害,成熟種魚死亡,立刻破壞了魚類生態,當地海洋生態必定會大受影響。

不可能送到市場

近年來澎湖各群島,已發展成台灣本島境外最大箱型養殖海洋漁場,但一波波強勁寒流來襲的衝擊,令不少消費大眾憂心,唯恐大批死魚會遭到不法之徒趁機留用。

不過,從事水產養殖的資深業者強調,澎湖地區魚群暴斃,只是區域性的寒害所造成,而且魚群從暴斃到沉浮,至少要歷經兩天的時間,大都已經腐爛,不可能留用上市。如果民眾擔心,在購買時仔細選擇漁獲,就可確保消費的安全與權益。

各衛生單位也將強化稽查,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並強調,將針對是否非法留用斃死魚、添加保色劑與防腐劑等方向,提高水產漁獲抽檢的密度。

環保署撥百萬淨灘

受到寒害影響,澎湖各島魚屍腐敗恐怕面臨二度汙染,環保署表示,已請澎湖縣政府緊急提出「寒害環境整理計畫」,預計提撥上百萬的經費,讓澎湖縣政府充分調度清除重機具與人力,處理這個有史以來頭一遭的大量魚屍廢棄物。

至於是否繼續復養,資深水產專家認為,長期暖冬之後,近日持續幾波寒流,導致海洋潮差以及海水溫度驟變,使箱型養殖海鱺大量凍斃後,造成當地海水品質惡化,所引發連鎖效應,建議漁業研究單位調查評估後,再研議是否繼續復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