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選後政情可能回歸三巨頭共治局面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十九日專電)巴基斯坦國會大選初步揭曉顯示,兩主要反對黨─巴基斯坦人民黨和巴基斯坦回教聯盟(夏派),得票率和贏得國會席次都領先總統穆夏拉夫的執政黨,兩黨已宣布將組聯合政府;穆夏拉夫則早預料執政黨可能敗選,曾表示盼望選後能回歸總統、總理、參謀長的「三駕馬車」共治局面。

印度國立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戰略學者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今天接受中央社訪談指出,穆夏拉夫在大選前接受英國「獨立報」專訪時作了上述表示,並且在昨天投票時再度重申願意與大選之後的任何贏家和平共處。

謝鋼說,巴基斯坦這次選舉,無一政黨獲得國會絕對多數席位,聯合政府的成立已成定局,巴基斯坦政局也將面臨重新洗牌。

一月遇刺身亡的前女總理碧娜芝.布托生前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黨,和另一位曾遭穆夏拉夫奪權罷黜的前總理夏立夫領導的巴基斯坦回教聯盟(夏派),兩黨領導人都對穆夏拉夫有著不同程度的怨恨情結,並且有傳聞表示兩黨不排除在勝選後合組聯合政府,取得國會多數席位優勢,以罷黜穆夏拉夫或取消總統解散國會的權力。

但謝鋼指出,巴基斯坦的政治傳統向來是以軍方為馬首是瞻,軍方可說擁有一半的政治權力,而總統擁有解散國會的權力,可以約束國會意圖,而聯合政府要想彈劾總統或取消總統解散國會的權力,不但要先看軍方的臉色,還勢必要獲得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絕對多數同意才行,包括爭取小黨和獨立派人士的支持,而這些條件對新政府而言,在現階段尚難以實現。

謝鋼表示,巴基斯坦新上任的陸軍參謀長凱雅尼(Ashfaq Kayani)雖已表明不介入政治,並在大選之前下令安插在政府部會的三百多名軍職人員歸建,但並不表示軍方就此拋開傳統的維護國家安全職責,在政府陷入群龍無首的時刻,依然會毫不猶豫的介入政治,何況也無跡象顯示軍方和對剛脫下軍裝的穆夏拉夫已劃清界線。

謝鋼說,現由布托丈夫札達里(Asif Ali Zardari)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黨傾向西方國家,夏立夫領導的巴基斯坦回教聯盟(夏派)傾向親回教主義,兩黨基本意識形態不同,即使兩反對黨成立聯合政府,也是貌合神離,明爭暗鬥,難有一致立場,仍需長期建立共識和互信,短期內要立即彈劾穆夏拉夫一事不太可能實現。

謝鋼並且指出,這次巴基斯坦國會大選投票率不到四成,因此無論何種形式的新政府上台,都無法代表全部選民的認同。此外,在總統穆夏拉夫一九九九年軍事執政至今八年期間,兩反對黨領導人都是長期流亡在外,直到此次大選前才返國競選,如今上台執政的當務之急,應是重建消失已久的民主政治和落實彼此選前各項民生建設的承諾才是。

印度國際關係學者摩漢(Krishan Mohan)也表示,這次自二零零二年以來的首次國會大選,對穆夏拉夫而言,也是一次不信任投票,支持他的巴基斯坦回教聯盟(穆夏拉夫派),在這次大選失利,證明選民對穆夏拉夫政府已經感到失望。

他指出,穆夏拉夫的聲望下跌,在於民生基本物資和糧食匱乏、電力短缺以及高通貨膨脹,導致民怨四起。

不過,巴基斯坦局勢發展,美國實際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對美國而言,這次國會大選攸關美國在南亞地區的反恐戰爭。美國在巴基斯坦已投下數十億美元,支持穆夏拉夫政府,交換條件是共同打擊阿富汗境內的塔利班民兵組織和潛伏其間的國際蓋達恐怖組織,也包括巴基斯坦境內親塔利班民兵的回教極端勢力。

摩漢表示,許多巴基斯坦人也不同意穆夏拉夫順從美國的反恐戰爭做法,也因而導致國際回教極端份子的恐怖報復。但他也表示,支持穆夏拉夫的政府下台後,新上來的其他政黨政府,尤其是夏立夫領導的親回教主義巴基斯坦回教聯盟,可能不會像穆夏拉夫一樣的熱中反恐問題,值得印度、美國與週邊國家提高警覺。

不過,摩漢認為,巴基斯坦軍方如果有強烈意願,有能力壓制境內激進份子的活動。 

巴基斯坦自獨立近六十年來,一直處於權力薄弱的平民政府與軍人強勢統治的局面,如今憑著民主選舉而再度崛起的平民政府,如果不是一味追求權勢與貪瀆,勢必要比軍人出身的穆夏拉夫更關切民間百姓疾苦和需求。

但就如謝鋼示,巴基斯坦的動亂歷史由來已久,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突然成為健全的民主政體,或在一夜之間恢復安定,一切仍有待政治人物的決心與能力,以及朝野上下的和諧與耐心,否則選舉結束了,巴基斯坦未來的緊張情勢依舊存在。

相關新聞
巴基斯坦政局動盪不安  前總理布托暫居上風
巴基斯坦政情動盪  核武安全令人憂心
辛鮑姆獲大幅優勢 墨西哥將選出首位女總統
消息:天然氣協議停滯 俄稱北京要求不合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