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型通膨 全球皆然 台灣無法自外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七日電)輸入型通膨來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這是全球皆然,台灣當然無法自外」,且短期內國際行情不可能大幅下跌,可能還會再維持一段時間,今年1月國內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自29分減至27分,經濟成長確出現趨緩。

油價、大宗物資不斷飆漲,紐約商品交易所主要期貨合約,四月份交運的輕低硫原油,達到接近每桶一百零二美元歷史新高。

美國農業部預估,全球小麥庫存可能降至三十年來谷底。哈薩克對小麥加徵出口稅,對全球小麥行情也造成影響,全球大宗穀物、原物料漲勢凌厲,輸入型通膨風險增高。

據行政院主計處預估,今年首季、第二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皆會超過3%。

面對媒體詢問台灣是否已發生輸入型通膨?經建會官員今天在景氣概況記者會回答,「這是全球皆然,台灣當然無法自外」,證實輸入型通膨已經發生。

經建會官員分析,台灣上次發生輸入型通膨是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換句話說約30年不見的輸入型通膨今年重現。

輸入型通膨危機對經濟影響正在發生,經建會公布,今年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自去年12月的29分下降至27分,經濟成長趨緩的情況在預料之中。

至於這一波輸入型通膨會持續多久?經建會官員回答,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

官員分析,原因是短期間內國際油價不太容易會大幅下跌,像澳洲產地氣候乾旱因素、再加上中國這次雪災許多農地遭到破壞,中國會面臨生產不足,須從國外進口,這些都會使得大宗物資價格易漲難跌。

經建會官員表示,今年的物價情勢相對嚴峻,但政府會密切注意提出對策。

通貨膨脹主要是指一般而非個別物價的持續上漲,發生的原因,理論上可以分為成本推動 (輸入型)及需求拉動。

其中成本推動型主要是工資、原料等投入成本變動透過生產反映於售價上,再影響到一般物價,特別是貿易依存度高的國家,進口物品價格的上揚會對國內一般物價產生壓力。

相關新聞
油價飆  台幣計價黃金期貨成交量屢創新高
物價上漲 為省錢美食品業妙招百出
謝長廷:提升勞動價值解決通膨 馬:增加投資
金價直逼千美元 投資風險加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