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點評之二

龔平:奧巴馬的魅力與希拉里的致命傷

龔平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訊】佛州一役,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力克羅姆尼。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退出選戰,轉而支持麥凱恩,再加上加州州長阿諾的力挺,麥凱恩如虎添翼,形勢一片大好。共和黨先前群雄逐鹿的局面,戲劇般地突然沒有了懸念。

反觀民主黨方面,愛德華茲退選,奧巴馬與希拉里(又譯希拉蕊)並駕齊驅,仍然勝負難料。

奧巴馬的魅力

到目前為止,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最大亮點,當數奧巴馬的魅力。

奧巴馬出生於夏威夷,畢業於哈佛法學院,1996年成為伊利諾依斯州參議員,2004年當選為聯邦參議員,首次步入國家政治圈,之前曾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授課十年。

選戰開始前,人們普遍對奧巴馬的實力犯嘀咕。很多人認為他資歷太淺,對他的膚色更沒有信心。但奧巴馬一出道,便以超強的募款能力受到矚目。

2007年第二季,奧巴馬籌得三千兩百多萬美元,不但超越希拉里,也創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歷來籌款最多的記錄。今年一月,奧巴馬籌得三千二百萬美金,平均日進百萬,是歷年來總統參選人在初選期間單月籌款的最高記錄。

在初選中,奧巴馬展示了驚人的超越種族與黨派的親和力。他燦爛的笑容和競選團隊的熱情,感動了天寒地凍的愛荷華州選民,一舉撥得頭籌。他提出變革華盛頓政治的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前總統肯尼迪(又譯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不久前在《紐約時報》發表標題為「一位如同先父般的總統」一文,支持奧巴馬參選。她強調當前的美國需要領導風格的改變,就像一九六零年代一樣。她認為奧巴馬的競選活動展現出尊嚴與誠實,給美國的新世代帶來希望。

民主黨的顯赫人物愛德華‧肯尼迪也力挺奧巴馬:奧巴馬作為新的領導人帶給了美國人一場不同的運動,讓我們從分裂、傾軋與扭曲的舊政治中超越出來;老路已經不通,新一代上台領導的時刻已經到來。

前總統卡特說:「我認為,奧巴馬幾乎不自覺地就能匡正目前的敵意以及對我們國家和政府的不信任感。」

非洲裔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裡森說,長久以來,她都欽佩希拉里的「知識」以及政治技巧的「專業能力」,但是,她更看重參選人心智的品質。她說,奧巴馬展現出其他參選人缺乏的某些事物,這就是,擁有創造力的想像以及等同智慧的才華。

奧巴馬的出場,還讓民主黨上屆總統候選人克里(又譯凱瑞)放棄了自己當年的競選拍檔愛德華茲,把贊成票投給奧巴馬。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奧巴馬在一些一直被共和黨佔據的地方得到支持。屬於共和黨的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孫女蘇珊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到,奧巴馬是「當今能夠鼓勵美國平民大眾再次挺直腰桿的總統候選人,也是能為國家療傷止痛以及同時能帶動並實行真正跨黨合作的人」。她說,「如果民主黨選擇奧巴馬作為候選人,她這個終生共和黨員將努力協助他當選,並鼓勵他找出戰略性的解決方案以因應美國最大的挑戰。若要成功,我們的總統就須要跨黨派的助力。」

雖然《紐約時報》支持希拉里,但影響力巨大的《芝加哥論壇報》、《紐約郵報》和《洛杉磯時報》相繼為奧巴馬背書。

希拉里的致命傷

希拉里差不多30年前就隨克林頓涉足政壇,在政治閱覽、經驗與人脈方面強於奧巴馬,但親和力卻遠不如後者。人們對希拉里的評價相當兩極化,很大比例的人對希拉里的品行不感冒,認為她虛偽狡猾、老於世故、冷酷無情、精於算計等等。約有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的選民表示他們永遠不會選希拉里。

此次初選,熟悉希拉里陣營的人士評論到,他們的策略不僅僅是要打敗對手,他們是要消滅對手。於是,他們翻出了奧巴馬小學三年級時候的作文,說他那時就已經有了今天的「野心」。他們還指奧巴馬年輕時候幹過「某些事情」。南卡初選前,克林頓則影射奧巴馬意圖利用種族因素贏得選舉。

不過,希拉里陣營的做法遭到了廣泛批評,最後結果適得其反。克林頓的出格舉動,據認為是導致愛德華‧肯尼迪出來力挺奧巴馬的直接原因。卡特對奧巴馬的讚賞可以解讀為基於相同的原因。

讓希拉里更加不安的是,很多現在支持和靠攏奧巴馬的重要人士,如克里、愛德華‧肯尼迪和卡特,其實都曾與克林頓或她本人關係密切。非洲裔作家莫裡森以前還形容克林頓是美國的「第一位黑人總統」。這些更凸顯了希拉里的致命弱點:不喜歡她的人還是會不喜歡,跟她親近的人也很可能在某個時候因為某種原因離開她,尤其是她向對手猛烈攻擊的時候。也就是說,她的進攻具有很強的自我殺傷效果。仁慈地對待對手可能對她有更大的好處,但這一點對她來說似乎很難做到。

時間站在誰的一邊?

過去的經驗與脈絡為希拉里佔得了一個有利的起點。但這種資源的正面效應能夠持續多久,事實上仍然是個疑問。

《洛杉磯時報》兩天前的社論表示,雖然希拉里在經驗與能力方面可以擔任總統,但勇氣與判斷才能為經驗帶來真正的價值。社論說,奧巴馬是正確的。如今是美國政治為柯林頓與布什朝代劃下句點的時候了,因為他們統治美國已經長達二十年。

《紐約郵報》則說得更為直接:奧巴馬的對手及她的丈夫,讓大家的幻覺到所謂的機會主義,醜聞瘡疤,道德混亂,又重回到自我放縱的柯林頓總統時代。難道我們又要重回那樣的日子嗎?如果希拉里當選,情況必然如此!痛苦將更加明顯。郵報說:「我們需要改變!奧巴馬是一位有能力激勵我們的參選人。」  

不久前,在美國政界及財經界備受敬重、1979年到1987年擔任美國聯儲會主席的伏克爾公開表態說,他曾在政府任職三十年,在兩黨的五位總統手下服務,他基本上不太願意參與政治活動,但是,他認為當前美國在國內及海外都面臨巨大的挑戰。他強調,只有奧巴馬的人格特質、理念及能力能夠瞭解美國人的需求及期望,並展示強有力及清新的領導。伏克爾最近幾年曾經擔任世界銀行所成立的投資銀行主席,也領導調查世界銀行及聯合國弊案的小組,在政界及華爾街的人脈深厚。

如果更多的人持上述觀點,希拉里的從政歷史不僅不是有利資產,反而是個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相信,更多有影響、有經驗的人士會成為奧巴馬的支持者。他們的影響與經驗,將會消解甚至改變人們對希拉里經驗的正面看法,並消除人們對奧巴馬經驗不足的顧慮。這將使讓希拉里最有力的賣點迅速化為烏有—事情也許不至於走到那一地步,但發展趨勢會是這樣。時間越長,這種趨勢會越明顯。

希拉里的支持者中很大一部份是中老年白人女性、勞工組織與拉丁族裔。有觀點認為白人社會和拉丁族裔不太可能支持一個黑人總統,這很可能是一個誤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公佈的民調顯示,有72%的白人及61%的黑人選民認為,美國已經準備好接受黑人出任總統。很多拉丁裔占重要人口比例的選區出現了黑人國會議員,說明他們得到了拉丁裔的支持。既然拉丁裔可以支持黑人國會議員,既然美國社會可以普遍尊崇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那就沒有理由斷定他們就不會支持一位黑人總統。

得到愛德華‧肯尼迪這樣與白人社會、勞工組織和拉丁族裔都有密切聯繫、影響力絲毫不弱於希拉里的重量級人士相助,如果時間充足,奧巴馬未必就不能打入希拉里先前的領地。

希拉里目前相較奧巴馬的最大優勢,是競選機器和組織。假以時間,奧巴馬就能夠彌補縮小這方面的劣勢。

對希拉里的另一個衝擊是共和黨的提名人選。從各種跡象判斷,麥凱恩這次將在共和黨內出線。麥凱恩資歷完整,經驗上如果不比希拉里強的話,至少也不會更差。但麥凱恩立場偏於中間,這意味著可以吸納中間選民甚至民主黨的溫和派部份。

就在昨天,2000年與戈爾搭檔競選總統的康州參議員約瑟夫‧利伯曼(又譯李普曼)已經表態支持麥凱恩。在美國的歷史上, 一個政黨的政治家去支持另一個政黨的政治家競選總統是件非常罕見的事情。利伯曼說,麥凱恩是一位非凡的候選人,不應該讓黨派的界限阻礙選擇最佳的人選成為美國總統,新總統要能夠使人們重築對美國未來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其中隱含的意味是,利伯曼不認為希拉里能夠喚回美國人的信心與信任。

隨著初選的發展與麥凱恩出線的明朗化,希拉里的弱點會變得更明顯。在爭取中間選民以及共和黨成員方面,只有奧巴馬具有與麥凱恩抗衡的能力,而希拉里沒有。這樣,考慮到與共和黨的對決,更多民主黨選民的天平可能會傾向奧巴馬。也就是說,如果民主黨初選的勝負不能很快就見分曉的話,時間更有可能站在奧巴馬一邊。

事實上,愛德華茲退出選戰之後,奧巴馬與希拉里的差距已經大幅縮小。據最新民調顯示,希拉里的支持度上升了兩個百分點,為44%,奧巴馬則上升五個百分點,為41%。他們以前的最大差距曾接近20%,現在3%的差別可以讓奧巴馬陣營歡欣鼓舞,而對希拉里來說,這真不是好兆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紐約郵報表態支持歐巴馬  
彭淮南續任台央行總裁  眾望所歸符外界預期
北京憂科索沃獨立 影響台灣大選
前聯準會主席伏克爾支持歐巴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