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86歲 吳錦傳 醫院當志工近20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訊】六千多個日子 助人樂活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八十六歲「曾祖父」級志工吳錦傳,從台南市立醫院創辦初期招募志工當到現在已近廿年,經驗傳承「牽徒弟」不計其數之外,親切服務態度亦擁有一批粉絲,六千多個日子天天助人、天天樂活。

市醫上從院長、下到工友,大家都尊稱這位元老級志工「阿伯」,他或許沒有醫師名氣,但院內都知道阿伯服務資歷與愛心熱忱,一點也不輸醫護人員。

每週18小時 資歷最深

已有十多個孫子、四個曾孫的他,每晚從南縣仁德鄉騎摩托車到市醫輪值,往返一趟約半小時;每週一至周五晚值班三小時,週五又多加一個白天班三小時,每週服務十八小時,是服務時數最多、資歷最深的一位。

阿伯年輕時是飛機修復技師,退休後幫忙兒子照料一些農畜,但兒孫們要他享清福,他卻閒不下來,廿年前以六十多歲年紀到市醫應徵志工,他是暪著家人又怕醫院不要「老頭子」,結果錄取了,「那時真的又驚又喜」,阿伯回憶中帶著興味。

當做上班 全勤不脫班

社工說,除非颱風豪雨醫院停診放假,阿伯幾乎全年全勤,當作正職上班,不領薪、不倦勤、不求回報、沒有脫班,默默奉守「三不一沒有」精神讓大家欽佩。

阿伯說,「志工做公德,不用煩惱賺錢,又過得快活」;每次到院執勤,他和其他年壯志工一樣上辦公室刷卡,而且多選擇走樓梯,「這樣兼做運動,當志工好處多」。

別看他年紀大,諮詢或量血壓、門診帶路等服務,耳聰目敏的熟悉度,連年輕志工也自歎弗如;若不是穿志工背心,民眾可能誤會應是「阿公」來醫院看病,一般少見如此高齡志工。

能走能動 就應該行善

吳錦傳說,有一次服務坐輪椅的九十多歲長者,老人家哀歎活得老、動不了沒什麼用,他心裡深有感觸,幸好自己現在還能當志工,只要一天能走能動就日益行善。

因為白天要幫老伴一些家事雜務,他選擇晚上值勤,家庭與志趣都兼顧;老伴有時會來「探班」,夫妻牽手恩愛近甲子,讓夥伴們羨慕不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