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購屋防套牢 切忌激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特稿)當許多建商與媒體都在喊著漲價的同時,其實房市供應量持續激增,就算原物料漲價成趨勢,成屋供應量基本上依舊無法在短期內去化,因此,從這兩項具連動性的市場走向,消費者在思考購屋的動作上,真的需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沈寂大半年之久的房市,總統選後才短短數天,隨著多家媒體配合建商,大演房市引爆購屋潮的激情秀,似乎一場選舉結果足以讓市場大變;建商對房價全面漲價,甚至是連夜封盤漲價,消費者積極搶購動輒八千萬、一億元的房子,就好像去菜市場買一把蔥一樣容易下決定。

*事實是這樣嗎?

綜合房市專家的解讀:選前,消費者的焦點被政治攻佔;選後,政治緊繃情緒解除,建商佈局的房市促銷活動全面展開;加上這幾天的天氣都不錯,購屋人回歸到正常的房市活動等,當然就立即反映在各指標性工地來客量普遍大增,但只能說是「恢復正常」,與「爆量」程度實有不小差距,尤其個案的表現良窳差距更大。

其次,原物料價格是逐步漲,早在這波原物料大幅上揚之前,新成屋就已經爆量推案,加上原有的中古屋,整個成屋市場量相當龐大;再從銷售率來看,去年中就已經衰退,意義也是「市場上的成屋量還很多」。因此,價格跟著預售屋在高喊,議價空間根本也一直在放大。

預售屋是建商主力促銷商品,也是原物料價格調漲最受影響的目標,根據市調,光今年三二九檔期就有3,000億元的案量,創下歷史新高;這代表著,建商推案的競爭加劇、風險加大、成本拉高,但消費者捧不捧場並不確定,只能拚命促銷,以爭取消費者青睞來解套。

最近房市的激情秀,對消費者具有牽引作用,在整體看市場走勢後,對購屋的動作其實是可以冷靜一點。房市供應量大,「只有賣不掉的房子,沒有買不到的房子」,加上選擇性增多,代表議價空間增大。撇開價格之外,重新回到購屋的基本要求,思考生活基本面,才不會陷入跟隨房市激情秀起舞,「買到最高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