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國:袁庚為何老年癡呆

朱健國

人氣 1

【大紀元3月4日訊】沒有一家媒體披露袁庚已老年癡呆

因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蛇口試管」創始人、「中國改革第一卒」袁庚,近來受到許多媒體爭相採訪。然而,採訪者發現:天天讀書的思想者、改革者袁庚,今日已陷入老年癡呆。可是,出於種種緣故,大陸沒有一家媒體披露袁庚已老年癡呆的消息。

我是2008年1月16日下午驚聞的。其時撥通袁庚家電話,想約時間訪談,但其子袁中印坦率告訴我:父親已難以分辨朋友們了——袁庚自從2006年3月摔了一跤後,記憶力突然基本消失,現已呈現早期老年癡呆!與錢學森相似!我大驚,難以置信。袁庚先生今年誠然九十一歲高齡了,但以我與袁庚十多年的交往印象,袁庚的思維永遠比年輕人還活躍,每次去訪談,他總在讀我還沒有讀到的新書,他總有對於當局一些新的俏皮批評。袁庚一直拒絕別人稱其「袁老」,歡迎直呼其名,或者稱之「袁董」(袁庚退仍休後擔任某公司董事)。這樣一個永不止步的智者,也會有老年癡呆?不是說只有不愛學習或者性格保守內向的人才容易老年癡呆?

次日上午即到袁家。果然,半小時的交談中,袁庚不停地重複問我:你多少歲了?彷彿我們初次相見;並且不斷地舉手向我敬禮……對我的問題則所答非所問,全靠夫人在一旁應酬。我這才明白,袁庚真的老年癡呆了!

回來後,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思想者、改革者袁庚也老年癡呆?現在是否需要讓公眾知道袁庚已老年癡呆?

兩種猜測

對第一個問題,目前有兩種猜測。

一個說法是,近些年,常常有一些著名不同政見者突然以小病去世,如李慎之先生本來身體不錯,卻在寫了震動海內外的《風雨蒼黃五十年》後,因一次小感冒進醫院而遽逝,這其中會不會發生社會主義友邦常有的「政治醫療事故」?近年俄羅斯解密檔案就證實,當年史達林是被政敵毒殺,而非病故;又有前蘇聯反叛間諜被報復中毒而死於英國的新聞;李慎之作為一個「思想起義」辭別馬列原教旨的部級高官,會不會有政治因素導致其「病重不治」?而且緊接著又病逝了著名自由思想者何家棟——何家棟也是身體極好,卻突然宣佈有「肺癌」而匆匆病故。

袁庚的公眾形象雖然是一個思想者、改革者,其實卻是中共的一個資深情治官員,從1945年在香港創建「新華社香港分社」與美軍合作二戰情報工作,一直屬於中共「調查部」系統的情報官員,即使是後來任職香港招商局「第二十九代掌門人」,主政蛇口改革,也始終兼有「調查部」的通天職能,對香港的「地下工作」一本全知。蛇口改革之所以能「殺開一條血路」,也多半得力於袁庚有「調查部」的通天之道,否則,蛇口改革難以得到中共高層的一再及時綠燈。但袁庚後來走出了中共高層允許的底線,在蛇口貿然試驗政治體制改革,並公開質疑「六四風波」,晚年更是口無遮攔,常常對一些媒體透露香港「地下工作」內情,結果成為「監控對象」;這是否會讓有些人擔心他洩漏核心機密而借其摔跤尋醫來一個「老年癡呆」,以行安全保障?但此類猜測目前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只能仁者見仁。

第二個說法是,醫學認為,每個人只要活到足夠的年齡,都會出現老年癡呆症。雖是愛讀書的思想者,也不可避免。只是,如果一個人的手指頭每天不停地工作活動,倒有可能延緩老年癡呆的到來。這就是常常有些勞動者一百多歲了也仍然思維正常的原因。給袁庚看病的一位香港醫師說,如果讓袁庚早一點學會打毛線,天天織毛衣,或者讓其天天敲打電腦,也可能會遲一些老年癡呆。不過從根本上說,人老就是回歸嬰兒,人生是一個圓圈。

上述兩種觀點誰是誰非,一時難以定論,有待更多研究。

有媒體將袁庚的病態表現視為正常的思想表達

對於現在是否需要讓公眾知道袁庚已老年癡呆這一問題,作為袁庚的多年朋友,我實在有些進退兩難。

從友情來說,我和一些媒體一樣,想壓制這一消息,畢竟,不論怎樣解釋,現在讓公眾知道袁庚已老年癡呆了,一對袁庚的形象有影響,二對崇敬袁庚的人們有打擊,三是讓一些年高的老輩改革家、思想家有恐懼感。

但是,不公開袁庚已老年癡呆的消息,似乎後遺症更大。

其一,一些媒體會借袁庚老年癡呆狀態中說的一些並非正常思維的話,來歪曲袁庚的思想與情操。

比如,《深圳特區報》曾在近期刊登整版袁庚訪問印象,說袁庚多年一直愛讀《深圳特區報》,並向採訪的《深圳特區報》記者不斷敬禮致敬;但我記得,2002年4月25日,袁庚又一次在電話中對我說:他已多年不讀《深圳特區報》,他現在常讀的報紙是《南方都市報》、《南方週末》和《深圳商報》,因為《深圳特區報》只有官話;袁庚一向尊重說真話的媒體,喜歡許多支持改革的媒體和記者,但他絕不會對假大空的喉舌致敬!即使是對比較改革開放的媒體,袁庚在清醒時也從不會以「不斷敬禮」的方式表達敬意,他有自己更深刻的方式表達謝忱——耐心地向媒體記者長談真話;袁庚今日向每一個到訪者「不斷敬禮」,只是他老年癡呆了的一種病態。而有媒體卻將袁庚的病態表現視為正常的思想表達,這將會產生什麼結果?

其二,袁庚作為一個著名改革家,人稱「中國改革第一卒」,已是一個公眾人物,其身體健康好壞理當讓公眾知曉,就像美國媒體及時報導前總統雷根已老年癡呆一樣,中國媒體也應該公開報導袁庚老年癡呆的病態。這既有利於減少一些人對袁庚的打擾,有利於袁庚休息康復,也可能使醫學界各方專家都關注袁庚的治療,為人類攻克老年癡呆進行新的探索。

其三,袁庚健康時一向對隱瞞真相的假話深惡痛絕。曾幾次對我談到巴金悲劇在於「不得好死」——巴金已經多年老年癡呆成植物人了,卻對公眾秘而不宣,被粉飾成「寶刀不老」來接受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說其仍在主編《收穫》雜誌。隱瞞公眾人物和名人的健康真相,這一頑疾一直在中國蔓延不絕,最新的事例就是錢學森接受胡錦濤祝賀生日的報導,其中絕口不提錢學森已老年癡呆,而是將其裝作一個「烈士暮年」在與總書記深入交談。

隱瞞巴金、錢學森早已老年癡呆的惡果

隱瞞巴金、錢學森早已老年癡呆的惡果是,今日中國公眾知情權受到空前的侵害,假冒偽劣漫天飛舞。在「盛世出周老虎」假冒照片之後,最近又揭露出獲央視《影響2006CCTV圖片新聞年度評選》大獎的「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闢生命管道》照片,也是一假冒貨:其中的「藏鈴羊群與火車一同經過青藏鐵路橋」畫面,乃人工合成的PS假「祥瑞」。最新的消息還有:2008年2月17日,《南方都市報》披露在雪災救援中,工業鹽做融雪劑,致使京珠北高速公路旁邊的乳源縣一些村莊的水源污染,至少三千人飲水受影響;乳源縣環保部門對此證實。但次日《南方都市報》卻暗暗更正,說是乳源縣環保部門的上級韶關地區環保局認定,「融雪劑實為食用鹽,京珠北三村水質未發現亞硝酸鹽,氯化物含量未超飲用水標準」……這兩則「打架新聞」,到底是前假後真,還是後假前真?「在這裡讀懂中國」的人們不難分辨。

「老年癡呆」的特徵是記憶力極度衰退,不斷重復無意義的廢話,無法與人正常溝通,今日中國假照片漫天得獎,公共資訊和公眾人物的真相一再被隱瞞,是否標誌中國現行體制也進入「老年癡呆」?

但願從勇敢披露「袁庚已老年癡呆」做起,與國人共同防範中國社會體制的「老年癡呆」症!

2008年2月18日於深圳早叫廬

轉自《爭鳴》2008年3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朱健國:一個「反屬」女教師的遺囑
人體內植入芯片在美引起激烈爭議
亞城獅子會將免費注射流感針暨資金申請
卑詩省投資治療老年癡呆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