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金男:日本八王子案的啟示

古金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2月24日台灣兩黨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針對公民代表蘇建和提問「如何杜絕檢察官浮濫起訴?台灣人權立國口號喊很多年,實質進步卻很少」時,民進黨的謝長廷舉日本著名的八王子案為例,認為落實檢察官和司法警察的素質很重要。他說當年留學日本時曾有八王子案件,上訴十多次,最後是檢方主動撤回上訴才結案;檢方撤案的理由,是檢察官十多次的上訴,都無法舉證以說服最高法院法官,表示檢方舉證失敗,既然舉證失敗就不應一再折磨人民。那時檢方的撤案舉動,獲得全日本的肯定。

提問的公民代表蘇建和,被控於1991年3月24日與劉秉郎、莊林勳及王文忠、王文孝等人,犯下汐止吳銘漢夫婦被害之強盜殺人案。該案經最高法院於 1995年2月9日維持二審之死刑判決確定後,因法務部長未批准執行,蘇某等人聲請再審獲准,台灣高等法院之再審判決將其改判無罪。但檢察官又對再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台灣高等法院更審判決再依共同強盜殺人罪判處死刑,蘇某等人不服上訴,目前案件還在最高法院審理中。

兩黨總統候選人都對蘇案之懸盪不決表示相當關切。謝長廷認為要提昇司法人權,司法人員必須具備人權素養,要有慈悲心、有整體觀照,不能只躲在法律的角落看問題。他說其實台灣的人權已有進步,蘇案是早期的狀況,過去因檢警辦案較為草率,致有輿論審判、一案兩破的糗事發生。馬英九說蘇案的死刑確定判決,是他在擔任法務部長時拒絕批准執行的,蘇某等人十多年來仍在死刑和無罪間徘徊,他也有刻骨銘心的感受。他認為司法人權還有很多待改革的地方,要建立法官檢察官之評鑑制度,以提昇司法人員的素質。

台灣自1987年宣布解嚴後,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修正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中得選任辯護人,夜間偵訊應得被告同意,羈押及搜索權回歸法院等,這一連串的改革措施,都是台灣司法人權向前邁進的重大指標。然而,民眾的實際感受如何,從上述提問人及兩黨總統候選人的論述中,不難看出人權保障並沒有真正落實,而且,問題似乎都是圍繞在司法人員的素質、素養方面的不足。

檢察官的起訴不起訴,法官的有罪無罪判決,必須根據法律及事實證據作判斷,是否有犯罪嫌疑,是否構成犯罪,應不媚俗(迎合大眾)、不受輿論(害怕媒體批判)的影響,在主持公道與正義之同時,不能忽略「公平」對待,而做出有違專業的判斷。許多當初轟動一時的大案,都在纏訟經年後以無罪收場,這是對司法威信最大的戕害。謝長廷的輿論審判、馬英九刻骨銘心的感受,足以說明一切。誠如謝長廷所說,司法人員要有慈悲心、有整體觀照,否則任何一個誤判、冤獄,對當事人都將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日本八王子案,檢方以舉證失敗就不應一再折磨人民而撤回上訴,應可為今日司法人提昇司法人權之最佳借鏡。◇(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大陸「南澇北旱」 天為何不照甲子循序?
古金男:歹戲拖棚
古金男:也談司法人員的操守
首長特別費不宜南北不同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