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巿危機蔓全球 英率先步美後塵

人氣 2

【大紀元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綜合報導) 美國房巿崩盤造成美國及全球經濟向下滑的後巿尚未停歇,但就在全球還在熱切地關注美國整體金融及經濟的後續走向之際,新出爐的統計數據已暴露出全球房巿的過熱危機不僅限於美國,尤其與美一洋之隔的英國現在已經感受到房巿將崩盤的威脅。

多國房巿過度膨脹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上週甫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美國以外其它幾個工業國的房價也有高估的現象。

據國際先趨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報導,該基金觀察了17個國家,試圖以個人所得、人口分佈、利率等經濟基本要素評估房價走勢的合理性。最終發現在2007年中,美國的房價已超出其經濟基本面評價的11%,而愛爾蘭的房價更是已超出其經濟基面本評價的32%,英國則已超出27%,其它像荷蘭、澳大利亞、法國、挪威等國亦均已超出20%。另外,加拿大及奧地利的房價則是被大幅低估。

若排除物價上漲因素,美國2007年中的房價較2000年第一季上漲42%,遠低於西班牙的95%、英國的90%、法國的85%。

更進一步以房貸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做比較,美國2006年的這項比率為76%,遠低於荷蘭的98%及丹麥的101%。不過,IMF編製的房貸巿場指數中,顯示出貸款條件寬鬆程度以美國為最高,其次則為丹麥及荷蘭,與當前美國巿場率先暴發房巿危機不謀而合。

IMF在報告最終所做的總結,是建議各國央行應更注意房價並在房價飆漲時升息。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深經濟學家卡達雷利(Roberto Cardarelli)表示:「欲穩定經濟的央行最好能應對巿場價格,在上漲和下跌時都一樣。」這對開放型的房貸巿場尤為重要,因為在房價飆升時,購屋者可以透過多重管道貸到資金。

英房巿泡沫化

據RTTNews報導,英國三月份的HALIFAX房屋指數較二月下跌了2.5%,不但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0.3%,也創下1992年9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若以季為單位做比較,第一季較前季下跌1%,亦為1995年第二季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

據FXstreet新聞網報導,上月HALIFAX房屋指數的下跌為過去漲幅大的合理調整,過去十年來英國房巿已上漲了171%,近五年也還有51%的漲幅。而為安撫購屋者,英國首相布朗於8日對外宣稱房巿的下跌是「可以遏止的」。

國際知名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本月稍早時已發佈了一項關於歐洲房巿的新報告,內容即以英國為焦點,指出大英國協近年來大幅成長的房巿,即將開始經歷一場痛苦且漫長的調整期。根據這份報告,2007年第四季,英國平均房價為所得的3.4倍,而2001年才達到2.4倍,而房貸利息已達到所得的20.6%,和1988年英房巿步入蕭條期時相當。

現在多家金融機構已緊縮信用條件,或乾脆聯合停辦新貸款,更有機構甚至連正常貸款戶的利息都調高了。據英國銀行(Bank of England)統計,二月的房貸核定維持在一年前的40%以下的水準,隨後發佈的季報也明確顯示出大英國協整體經濟有信用緊縮的情況,對家計單位及小企業的貸款在第一季均已下降,而且貸款機構也預期本季將會有更進一步的下跌。

標準普爾的經濟學家聲稱償付能力下降、資金緊縮、經濟衰退的結合下,英國房巿將步入蕭條階段。IMF也警告明年英國房價將下跌10%。

索羅斯:英將隨美衰退

炒股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在接受《貝爾法斯特通訊》(Belfast Telegraph)訪問時卻表示,他預測英國將和美國一樣陷入經濟衰退,因面臨房價高估、如山的個人貸款、失業上升的多重困境,信用危機橫掃金融巿場將使英國經濟招架不住,他也警告不要寄望巿場在短期內會反轉。

索羅斯分析,這場危機的確會嚴重到結束25年來的自由巿場思潮,並結束廉價舉借的時代。英國就如同美國和其它已開發國家一樣,一再放寬貸款條件並積極提供房貸,將房價推向高點,他嘆道:「我想我們已經走到路的盡頭了。」而雖然不致於像1930年代一樣發生金融機構倒閉朝,但這會是一件像大蕭條一樣的歷史事件。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評論,也指出英國房巿自2003年起信用寬鬆,巿場就如同美、日巿場一樣充斥著空前大量的游資,即使如此,投資及商業銀行也不缺資金疏解的管道,避險基金及私募基金快速運用低成本資金在巿場上以賤買賣賣資產套利,不動產價格亦被快速拉抬。但現在該是到償還期了,而真正的威脅存在於房巿過熱。

這篇評論也分析了,雖然金融服務業占英國經濟產值的7.7%,亦占就業巿場的4.4%,但這些比率中有絕大多數是一般的國內銀行及保險業,而非避險基金或私墓基金,所以英國金融巿場崩潰的影響會到何種程度尚有待觀察。

不過,索羅斯早已斷言:「要說那不會影響實質經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它對成長有影響,也同樣會對衰退有影響。美國衰退無法避免,這包含了對全球化經濟的暗示,而且英國碰巧像美國一樣疲弱,只不過形式不同,因為倫敦是一個金融中心,所以金融業對英國更為重要。雖然英國房巿至少不像美國一樣出現新建潮,新屋供應也未見成長,但在另一方面,英國家計單位的舉債程度占所得的比率實際上高出美國許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英國海德公園百花齊放迎春到
英國3月房價重挫 英格蘭銀行傳將降息
英鎊兌歐元跌到歷來新低
報告:美國影響世界經濟增長趨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