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裁員風險下 被併員工自保之道

人氣 63
標籤: ,

【大紀元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經濟衰退,加上燃油成本高漲,已使美國三家航空公司不堪虧損而申請破產,也讓達美航空與西北航空為求生存而啟動合併。在不景氣中,企業為求自保進行生存導向的合併乃司空見慣之事。但合併之後,據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觀察,新公司為降低成本極可能裁員,其中被併公司的員工往往首當其衝。所以這些被併員工在新公司架構下如何自保,更是一門重要的課題了。

被併員工 裁員高危險群

據統計,去年因合併被裁員的人數有36,918人,而今年以來被裁員的人數達7,796人,比去年第一季的11,649人還少。即便如此,員工絕不可掉以輕心。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執行長查林格(John A. Challenger)表示: 「即使今年因合併被裁員的人數有些下降,但我們發現救援導向或生存導向的合併案卻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成長導向的合併案是基於市場與研發需求而進行的,較不易裁員;而生存導向的合併案則著眼於經濟規模與成本的控制,裁員數量就很大了。」例如,查林格提到:「據非正式管道透漏,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近期出手拯救貝爾史登(Bear Stearns)免於破產,但合併之後可能將裁掉7千名員工。」此外,達美航空與西北航空合併後預計將裁員1.4萬人,因為兩家公司皆聲明未來新公司僱用員工人數是7.5萬名,而現在合起來的員工總數是8.9萬人。

不過,百事達(Blockbuster)與美國第二大電器連鎖店Circuit City的合併案就不一定會裁員了。查林格認為:「百事達出價要買瀕臨破產的Circuit City,也是希望在這快速變遷的數位電子市場中尋求生存之道。還好百事達在去年資金緊俏時早已進行裁員了,所以一般認為合併後不一定會裁員。」

在房市崩盤、信貸緊縮持續下,除了銀行業者外極有可能進行生存導向合併外,查林格認為,「其他可能進行生存導向合併的產業還包括零售業、製造業、消費品行業以及製藥業。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必須留意公司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合併。」他同時提到,「大部分的合併案中,存續公司的總部往往繼續存在,而被併公司的總部則被裁撤,所以裁員風險最高的是被合併公司的員工。而存續公司的員工對公司的文化、運作程序等各方面較為熟悉,所以較不易被裁員。」

被併員工因應之道

被合併的員工既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操之過急。如何保住自己的飯碗,並在適當時機爭取升遷機會,查林格的觀點歸納如下:

1.欣然接受新公司的運作方式:假設你不幸處在這個不利的環境,你首先要做的是克服心理障礙,欣然接受新公司的運作方式。除非離職,否則就要去適應新公司的運作方式。絕不能把以前舊公司的作法經常掛在嘴邊。我們發現大多數被併員工都因無法適應新公司的運作方式才失去工作的。

2.調整心態,融入新團隊:你必須調整心態,堅信合併是公司最好的策略,而且熱切期盼成為新團隊的一份子,並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因為這種態度是新公司的經營階層所要的。

3. 展現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向新公司的經營者展現自己的不可取代性是很關鍵的。你必須盡快知道自己的新主管是誰,並將自己最新的努力成果,以適當的統計數字完美呈現。

4.不做出不合宜的舉措:身為一個被併公司的員工,最不該做出讓新團隊產生反感的舉措。合併的初期不該要求加薪、度假,或與任何人產生不必要的爭辯。更重要的是,不要去說、去做任何會讓別人誤解的事情。休息時間在冷氣房講的諷刺管理階層的俏皮風涼話,即使在舊公司是司空見慣之事,但在新公司的運作下,這些話都不能講了。因為與同事間的戲謔之詞往往會被新的經營階層錯誤解讀,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5.充分準備,等待組織重整機會:除非新主管的要求,否則你不要在合併的六個月內積極爭取內部調職機會。但合併後經過一段時間還能存活下來的員工,就相對有調職機會了。因為新經營者為達成新的組織目標,很可能進行組織重組。組織重組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那些準備好的企業經理人將是絕佳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未成年子女有所得 須與父母合併申報綜所稅
耆老反對合併老人中心
繁星變煩心 部分大學要自辦
期待已久  達美西北航空即將宣佈合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