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提早爆藍藻 村民打井取水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4月2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去年太湖藍藻大爆發引起無錫自來水危機,今年4月初,浙江湖州南太湖邊水面即出現大量藍藻,發出臭味,漁民不能打魚,附近村民也無法靠湖吃湖,飲用水只能自己打井或引山水。

以往藍藻出現的時間多在7、8月,曾有「魚米之鄉」美譽的太湖去年卻在5月底藍藻大爆發而引起無錫自來水危機,今年則更提早,中國氣象衛星4月初即監測發現,江蘇省太湖流域出現藍藻反應,影響範圍約兩百五十平方公里。目前,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經發現大面積的藍藻。

今年1月5日大紀元新聞網曾接獲讀者投書指出,2007年市政府建一處水上遊樂區,堵死黿頭渚向內河唯一的水流通道,梅梁湖成了死潭,藍藻終於大爆發。

雙手入水:猶如塗一層綠漆

近日,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藍藻的生長進入高峰期,太湖部分水域漂滿厚厚的藍藻,發出一股腥臭味。據四川在線報導,湖州白雀鄉小梅口,是太湖邊的一個漁民聚集區,從小梅口沿太湖岸邊,近20分鐘的車程內,放眼望去盡是大片的藍藻,濃度不一,藍藻密集聚攏的地方猶如綠色濃漿一般,微風吹來,紋絲不動,把雙手插入水中,再提起時,就好像塗了一層綠漆。岸邊的石頭也染成了綠色,上面還堆積了一層有近3釐米厚的藍藻,竟像泥漿一般粘稠。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太湖仍有藍藻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林澤新14日說,根據他們目前掌握的情況,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經發現了大面積的藍藻。他表示,今年太湖藍藻肯定會再次大規模爆發。

禁漁期不能打魚 能打魚時抓不到魚


太湖爆發大面積藍藻,漁民收成大受影響。(網路圖片)

當地漁民表示,十多年前,湖邊有好多魚蝦好抓,吃起來味道也很鮮美。現在湖水太髒了,沒什麼魚好抓,即使抓到一些,味道也沒有小河溝裡好。村民說,到七、八月份,水溫一高,就會死亡腐爛,「南風一起,臭味四處瀰漫,那個味道很嗆人!」

今年63歲的蔣大林一直住在太湖漁船上以打魚捕蝦為生,他很擔心今年的藍藻比去年的還要厲害。

蔣大林說,都說去年的藍藻多,可去年天冷的時候,水面上還看不到,都在水下;現在不一樣了,大冷天藍藻就飄在湖面上,真不知道等夏天的時候,會有多嚇人呦!他憂心的說藍藻覆蓋整個湖面,水裡沒有充足的氧氣,恐怕魚蝦都會活不下去,「抓上來,都是死的,怎麼賣啊,我們全家還靠這個過日子的。」

每年2月1日至8月30日,為保護太湖漁業資源,太湖漁管會實行為期7個月的禁漁期。一位老漁民說,禁漁期不能打魚,到了能打魚的時候也抓不到什麼魚,全是綠綠的一片藍藻。據瞭解,由於打漁收成不好,太湖周邊的村子的男子都外出打工了。

村民打井或引山水

湖州與太湖相接的一些河道口,藍藻也已繁殖成片。一位宜興市丁山鎮湯莊村林莊港居民連連感嘆:「以前我小時候沒有自來水,喝的都是太湖水啊。可是現在你看看,還怎麼喝,太噁心了!」他說,在他們村,吃的是山上引下來的水,村民們也主要以種地為主,不靠湖吃湖了。有的村民則是家裡自己打了井。

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長林澤新表示,由於太湖水中的氮磷濃度高、氣溫及水流緩慢,讓太湖的藍藻大規模繁殖。目前,太湖的水質氧化程度約為「中度」,水質已富含藻類生長條件。他說,太湖的污染治理工作可能持續5年,甚至更久。

藍藻苦難無人解決 黿頭渚居民尋求援助

今年1月5日大紀元新聞網曾接獲讀者投書指出,近年來藍藻每年要氾濫,生活在黿頭渚的居民夏天要承受近30天的藍藻苦難,冬天刮西北風要斷水數天,打電話到市政府也無人解決。

讀者也指出藍藻大爆發的原因是2007年市政府搞了一個水上遊樂項目,堵死了黿頭渚向內河唯一的水流通道,梅梁湖成了死潭,藍藻終於大爆發。

讀者投書中表示,去年12月10日,黿頭渚發生了幾百年未見的場面。近千名城管、行政執法、警察分乘30多輛大巴、中巴,向三村之一的犢山村出發。9:00警方頭戴鋼盔、手持鐵棒,在公園顧王八主任的指揮下,強迫百姓打開家門,讓他們強行評估。

在哭喊聲中,數百名七、八十歲老人下跪,部份警察感動的落淚,幾個年輕人為了保護老人被抓進派出所,幾十個老人渾身是傷,幾個婦女被踩踏住院,還有的正在醫院接受輸氧。

讀者指出,為了私利的貪官企圖把百姓全部趕出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然後建高檔別墅,以賺取升值幾百萬元的暴利。但現有的居民將有80%返貧。讀者尋求幫助,希望媒體輿論,請求上級人民政府救救當地的老百姓。

目前黿頭渚大隊原有的6,000畝集體土地、20,000萬平方米的商店、廠房、旅館、山林等數十億的集體資產已被全部侵吞。而依無錫市的363拆遷檔,老百姓兩個平方的評估價只能換來一個平方米的安置房價錢,且從優美的生活環境換到十幾里外的公墓邊上,還要到外面過渡幾年,更不知將來能否換來幾年前簽訂的合約房。相關連結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b5/8/1/5/n1966101.htm

黿頭渚的居民急切尋求社會各界援助

藍藻小辭典

藍藻是30億年前,地球上最早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之一。所有的藍藻都含有一種特殊的藍色色素,藍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藍藻也不全是藍色的,一般來說,凡含葉綠素a和藻藍素量較大的,細胞大多呈藍綠色。同樣,也有少數種類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藻體多呈紅色。

有不少藍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還有的藍藻成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髮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綠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會產生毒素(簡稱MC),加劇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對魚類等水生動物以及人、畜均造成很大危害。此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誘因。

MC耐熱,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淨水器對被污染水源進行淨化。藍藻等藻類也是鰱魚的食物,鰱魚已成藍藻的天敵,可通過投放此類魚苗來治理藻類,防止藻類爆發。

中國氣象衛星近日監測發現,江蘇省太湖流域出現藍藻反應,影響範圍約兩百五十平方公里。

中新網報導,分析中國氣象衛星十七日下午拍攝的太湖藍藻監測圖中,太湖的北部和東部被雲覆蓋,西南部分地區為晴空,晴空部分水域中顯現出藍藻資訊,證明今年太湖流域的藍藻已經報到。

二零零七年入夏以來,太湖出現五十年以來最低水位,加上天氣連續高溫少雨,太湖水優養化嚴重,導致藍藻提前一個多月出現,形成天然災害。

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面積兩千四百平方公里,流域面積達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蘇錫常、杭嘉湖地區七大城市最重要的水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黿頭渚的居民急切尋求社會各界援助
廣州流花湖遭藍藻侵襲 湖面成綠草地
溫馨喜樂 史德頓華人團圓過節
江蘇300萬豪華墓穴僅為還「舊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