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梁啟源:既有電廠加蓋新核能機組應予考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五日電)在油價飆漲、京都議定書生效背景下,「非核家園」政策已漸非世界主流意見。台灣知名能源問題專家、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梁啟源認為,在確保核能安全前提下,核四應如期完工運轉,而核一、二、三廠應以延役為替代方案,政府並應考慮在既有電廠加蓋新核能機組。

梁啟源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發行之最新一期「科學發展」月刊,以「氣候變遷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為題,撰文表示,1998、2005年前後兩次全國能源會議,大幅改變台灣能源結構規劃。

後者大幅提高未來20年再生能源、天燃氣、燃煤比重,分別由3.3%、16%、28%,增至6.0%、17.5%、43%;而核能比重則由15%大幅降至4%。然而,該調整致2025年CO2減量目標,需大幅縮小20%。

他表示,現有3核電廠若提早7年除役,依賴核能的能源比重雖可提早於2020年達到規劃目標,但提前7年除役的成本(包括內部及外部成本),將高達7660億至1.25兆。

他進一步表示,近年來因油價飆漲、京都議定書生效,各國核能政策已有調整跡象。他舉例,英國2003年報告主張,應採高效能發電和替代能源,以達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但2006年英國重新檢討能源政策時卻表示,風力、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技術仍未成熟,能否如期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值得懷疑。

因須同時兼顧可靠能源供應和溫室氣體減量,他說,英國現階段也不能排除擴大核能發電的可能。而世界各國無不在油價飆漲、石化能源日漸枯竭的今天,重新調整能源政策,積極考慮現役核電廠延役,以及興建新核電廠的可能性。

他強調,在京都議定書生效後,「非核家園」政策已漸非世界主流意見。

他認為,在確保核能安全前提下,核四應如期完工運轉,而核一、二、三廠應以延役為替代方案;政府並應考慮在既有電廠加蓋新核能機組。 

行政院首席科技顧問李遠哲去年底於行政院能源政策及科技發展指導小組會議曾提出,應考慮是否再度運用核能,「非核家園」可考慮50年後再施行。

另外,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已完成核一廠「時限整體安全評估(TLIPA)」,台電可申請核一廠延續運轉20年。核一廠一號機反應爐係於1978年12月商轉,其執照應於2017年到期;依規定,台電可於執照到期前5至15年間提延役申請。

而台電亦有意申請核二廠「時限整體安全評估」;據瞭解,台電可望近日向核研所洽談該合作。

原能會主委蘇憲章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再度強調「台灣不會有核五」;他同時表示,基於電源開發需求,台電可能於現有核電廠增建機組。

原能會指,核一、二、三、四廠分別可再增2至4發電機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