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8年首季台灣食品業產值1137億元 年增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六日電)ITIS(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今天公布2008年第一季台灣食品產業整體產值約新台幣11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主要由食用油脂業、製茶業、脫水食品製造業及飼料業所驅動,20項食品產值皆有成長,僅糖果業產值衰退3.9%。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第一季食品、飲料躉售物價與上年同期比較,分別上漲18.2%、0.4%,而食品類消費者物價漲幅皆超過10%,包括沙拉油及調理油(38%)、成人奶粉 (19%)、麵條 (17%)、發酵乳 (16%)、鮮乳 (13%)、糕餅點心 (13%)等。

食品工業研究所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黃秋香分析,中國為滿足內需,持續不斷採購美國和南美的大豆與大豆油,導致第一季大豆芝加哥期貨價格不斷攀升,今年大豆期貨價格漲幅達15%。

她說,加上穀物海運運費上漲幅度達20%,使台灣食用油脂價格持續調漲,18公升裝食用大豆油售價一路由去年底830元竄升到950元。而以大豆及玉米為主要原料的飼料配製業,第一季產值亦較上年同期成長10%。

另外,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最大茶葉出口國肯亞 (出口量佔全球25%以上)的民間動亂,茶葉出口量減少10%,導致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今年茶葉價格可能持續調漲,帶動台灣製茶業產值增加。

黃秋香指出,2008年第一季台灣整體食品業進口值估計為新台幣306.7億元,其中動植物油脂、屠宰肉、乳製品及醃漬食品等,分別成長56.8%、46.1%、24.8%及17.3%,帶動第一季食品總進口值成長8.1%。

尤其動植物油脂進口量成長幅度最高,部份油品如烤酥油的單價漲幅達三成,使得進口值達23億元。成長幅度次之的屠宰肉類,與2007年第一季相較,今年未進口豬肉且牛肉進口量減少,但進口羊肉的重量與金額皆成長五成以上,使第一季進口值達10億元。

在乳製品方面,多數產品進口量衰退一成以上,僅乾酪粉、冰淇淋、加糖乳油與發酵乳粉等產品(進口總量佔比低)成長,但乳製品中進口量佔比最大的品項為乳及乳油、乾酪及凝乳,合佔進口總量的70%,產品價格揚升三成。

在出口部份,2008年第一季台灣食品業總出口值估計達129.5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4.7%,成長幅度較大的品項包括動植物油脂 (43.8%)、醃漬食品 (38.2%)、可可製品 (27.2%)、冷凍食品 (20.6%)等。

動植物油脂主要出口品項為人造奶油 (佔95%),因原物料價格因素,出口量雖減少,出口值仍成長約三成。台灣出口的醃漬食品中,以水產品最大宗,佔出口值78%,其餘分別為水果、蔬菜與肉類,佔比皆不到10%。

第一季醃漬食品出口值成長由水產品所帶動,在相關產品價量齊揚的情形下,醃漬食品出口值達2億元。佔整體食品出口值67%的冷凍食品,因最大品項冷凍水產品出口值成長幅度超過二成,使出口值維持正成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