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反思為何偏要放到淡忘以後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無可諱言,汶川大地震,除了天災以外,還有值得反思的人禍。難能可貴的是,很多有識之士都能在第一時間,毫不留情地一一予以披露。本來,這正是一種負責任的憂國憂民的態度,可是反對者卻說,不應讓反思干擾搶險救災,而應該把它放在以後。

誠然,受災地區正在搶救生命,搶險救災,也許無暇反思,但受災以外的大部份地區,雖然為災區付出了一定的精力,難道也無暇反思麼?中國人民在付出大量道義和物質支持的同時,就不該對受災同胞因人為因素而擴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表示有限的憤怒和責問麼?

當然,我不否認反思推後者,有輕重緩急的良苦用心,但是,中國的事情一旦推後了,結果與拖何異,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最偏激的人也會因事過境遷,由憤怒而平靜,而淡漠,而忘卻,直至下一次災難的發生,他們才重又經歷憤怒──平靜──淡漠──忘卻的過程。

三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因為時代局限,出於政治原因不准反思,今天的汶川大地震出於生命的理由要求暫不反思,雖然不失為一種進步,但是,這種進步我總覺得還隱藏點兒什麼。中國要想輕裝上陣,強國富民,走在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就要有抖落藏著掖著那點兒東西的勇氣。

況且,政治解禁以後,有關唐山大地震也不是沒有反思,但是,我們又反思了些什麼?反思的結果給人的總體印象竟然又是,千篇一律的歌功頌德,毀滅和重建的無以復加的讚美,以致當初唐山的地震沒有任何預防措施,而在事隔三十年之後的汶川大地震,仍然沒有任何預防措施。可以說,唐山大地震的反思,沒有留下有價值的東西,否則就不會有汶山大地震幾乎相同的經歷了。

真正的反思是預防在前,是消除隱患,是找出天災以外的人禍的癥結所在。強調生命高於一切,並非僅僅是災難來臨時生命才高於一切,更重要的是,災難來臨之前的有效防預的生命高於一切。反思不取決於全社會廣泛關注的關健時刻,又更待何時,不至於在大家都忘卻的時候吧?而中國人是最善於忘卻的民族。(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川地震 死亡人數上升至兩萬一千餘人
中國首次同意外國協助救災  日救難隊抵青川
組圖:淒愴悲涼 四川地震災區最新照片
四川地震區採訪:生還者痛說經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