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豬價每百公斤飆至7400元 農委會調節供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一日電)國際穀物價格飛漲,加上端午節豬肉需求量大,加重豬價漲升壓力。包括行政院農委會和中央畜產會拚命設法調節供貨,農委會提醒養豬戶,目前正值豬肉需求高峰,養豬戶難免惜售,豬肉需求到端午節時可能會逐步下跌,價格難再維持高檔,不如趁勢儘早出售,至少維持「偏高的穩定」。

每年屆臨端午節包粽子的應景食品,豬肉需求旺盛,過去國際穀物價格未飆漲前,美國芝加哥期貨市場飼料玉米每英斗才250美分,養豬成本約百公斤4500元,端午節時頂多上漲到6000元上下,但端午節之後立刻回復平穩。

不過國際油價高漲、貨船運費也大漲,能源作物佔去原本種植飼料玉米的農地,飼料玉米產量不若以往,因此飼料玉米一路水漲船高,到今年5月11日時,已經飆漲每英斗637美分,養豬成本墊高許多,估計每百公斤已達6500元。

農委會畜牧處長黃英豪表示,今天市場批發價7400元左右,農民養了六個月的豬,利潤才900元,就生意角度來看,實在太微薄,比起日本每百公斤平均逾8000元,中國北京四月每百公斤平均9240元,山東平均8360元比,台灣的豬價相對「便宜」。

台灣以往內需供應不夠時,均靠進口美國豬肉支應,但由於日本和中國的市場價格好過台灣太多,因此以前每個月可進口美國豬肉2500公噸至3000公噸的量,近期只剩1486公噸,所以台灣進口量亦不足,才造成價格有漲無跌。

黃英豪說,去年養豬事業大都賠錢,約有800戶養豬戶離開養豬事業,總量減少了6%,去年11月的哺乳豬(八公斤以下)飼養頭數更減少了8.77%,以致目前成豬體重大都增加了十公斤,達120公斤左右,但飼養總量卻減少了,剛好又碰上端午節的需求高峰,以致價格難以下跌。

不過黃英豪提醒養豬戶,商業用豬肉目前正值高峰,通常到了端午節前幾天使用量開始減少,僅剩下零售量還維持高峰,但端午節過後豬肉需求量減少,養豬戶不如趁目前高價時趕快將夠重量的成豬出售,否則過了端午節,價格不易再維持高檔,養豬戶收益反而下降。

包括農委會和中央畜產會都在協調豬肉供貨,包括台糖公司應允每天增加供應350頭,協調台灣省農會、養豬聯合社等儘量供應胃納量大的都會區市場,至少讓豬價維持平穩,而非有漲無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