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訊】

日本4月出口增長 加速至4%

日本財務省公佈報告表示,日本4月份出口加速增長,主要是對亞洲與新興市場出口強勁增長,彌補美國景氣降溫所帶來的負面衝擊。

根據日本財務省公佈報告,日本4月份海外出貨比去年同月增長4%,明顯高於3月份2.3%,同時也優於市場經濟專家預估的2.5%,主要是亞洲與新興國家地區對日本產品需求增長,不僅彌補美國經濟降溫所產生的需求缺口,甚至還帶動日本出口更高的增長。

韓三星奪回LCD銷售第一寶座

DisplaySearch發布今年第1季全球液晶顯示器銷售統計,韓商三星電子Samsung擠下美商戴爾,成為第1大液晶顯示器銷售廠商。

根據顯示器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今年第1季全球液晶顯示器銷售量,韓商三星電子以630萬台的銷售量重新奪回第一,美商戴爾滑落為第二名,銷售量為610萬台,主要是因為三星在新興市場銷量大幅成長所貢獻。

中國股民半年損失 佔年收入7成多

根據德意志銀行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個人投資者在過去六個月因為股票投資而蒙受的損失,佔全年個人年收入的76%,預期將影響個人消費支出。

根據統計,從去年10月到今年4月,中國上海證券綜合指數遭遇到1994年以來最大的6個月跌幅,許多個人投資者損失全年收入的76%,市場分析師預估將會使中國民眾消費增長下降1.7%到2.2%,使中國GDP放緩0.5%,將對旅遊、餐飲、服裝、鞋帽、黃金、首飾及化粧品等多個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WTO檢討中國貿易政策

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檢討,中國貿易體制的透明性和政府干預問題,最受到歐美日台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共通關切。

世界貿易組織WTO舉行第二次的中國貿易政策檢討,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歐洲聯盟指出,中國到今天都沒有遵守WTO的非歧視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沒有完全制度化和強化市場機制,也沒有使貿易體制可預測而透明,而且國家介入干預經濟的程度仍然顯著,並且扭曲市場運作,例如,中國的鋼鐵和造船已經居於製造和出口的世界領先地位,為何還持續聲稱中國鋼鐵業為幼稚產業而加以保護,造成不公平競爭,嚴重侵犯WTO其他會員國的權益。

中國因污染 造成經濟嚴重損失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劉鴻亮表示,中國水污染事故頻傳,根據估計廢水、溫室氣體、工業廢棄物等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5千100多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劉鴻亮表示,目前中國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日益加大,新的污染物不斷涌現,中國目前已經有22%的城市二氧化硫超過了標準,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等省市,另外,海河、松花江污染持續惡化,淮河更是中國河川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中國環境保護面臨未來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減排任務相當繁重,造成的機計損失高達5千100多億人民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月十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五月十五日亞洲財經要聞
五月十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五月十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