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低稅負制如何計算 課稅族群有門檻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四日電) 最低稅負制在去年正式上路後,為國庫增加不少稅收,不過由於新制設計針對高所得族群,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被課到稅的機率不大,遠東銀行稅務顧問戴素雲表示,由於最低稅負制的免稅額高達新台幣 600萬元,因此所得淨額未達 600萬元者,即不須申報。

根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度首度申報的最低稅負制,為國庫帶進160億元稅收,其中,個人共申報 1944件,繳稅40億元,占綜所稅收的4%,公司行號申報自繳最低稅負者共1657件,稅額高達 119億元,占全國營所稅的6%,顯示只有極少數「大戶」需繳最低稅負。

由於一般高所得者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免稅所得或是低稅基所得,因此透過最低稅負制的設計,將非現金捐贈、未上市櫃有價證券交易、員工分紅及海外所得等納入所得計算基礎,其中,海外所得將於明年開徵,並不納入今年報稅的範圍之內。

戴素雲表示,在最低稅負制的所得來源當中,除了尚未開徵的海外所得,包括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同一人的人壽保險及年金險給付、及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還都有較為彈性的計算方式,只有非現金捐贈是難逃稅捐機關法眼的課稅項目。

其中,若申報戶扣除免稅額後的所得淨額為 600萬元計算,綜所稅列舉50萬元的實物捐贈及50萬元的投資抵減後,實際應繳納的一般所得稅額應為 92.15萬元;在計算最低稅負時,則需加回 50萬元的實物捐贈、100萬元的員工分紅、 600萬元的出售未上市櫃股票所得,扣除 600萬元免稅額後以 20%稅率計算 , 基本稅額為133.84萬元,與一般稅額相差的 41.69萬元,就是最低稅負制應繳稅額。

此外,由於員工分紅配股在綜合所得稅中,是以面額10元作為所得計算基礎,但在最低稅負制中是以股票可處分日次日收盤價與面額10元的差額做為所得計算基礎,這也是高科技業中高階主管及大股東應多加注意的地方。

理財顧問表示,最低稅負制的避稅之道,除了可將未上市櫃公司的持股待公司掛牌上市後再行處分,以改採免稅的證券交易所得外,原本為避稅利器的投資抵減優惠,也最好先試算兩種稅制應繳稅額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至於明年度上路的海外所得課稅,戴素雲指出,通常會建議客戶將手中海外投資在今年底先行獲利了結,趁目前不需課稅時先將獲利落袋,再行尋找投資時機切入,如此可墊高持有成本,相對也縮減被認定為獲利的所得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