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浮屍處處 聯合國列重大災區

標籤:

【大紀元5月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仰光7日外電報導〕國際援助7日開始加速進入緬甸,泰國、中國、印度和印尼均派機運送救援物資抵達仰光,緬甸也授權聯合國可以進行空運。但救難行動卻因為緬甸軍政府拖延核發救難工作人員的入境簽證,而受到嚴重阻礙。

救難人員簽證 軍政府拖延

緬甸7日公布的死難統計與前一天相同,包括近二萬二千五百人喪生,四萬一千人失蹤,一百萬人無家可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目前仍有五千平方公里地區淹沒在水中,軍用直升機7日開始空投糧食與水等救援物資給當地災民。由於淹水區到處是浮屍,而且賑災工作棘手,聯合國官員宣布該三角洲為「重大災區」。

總部設在泰國曼谷的聯合國人道救援協調辦公室發言人荷塞說:「基本上,整個地勢較低窪的三角洲地區都在水面下。」他預測罹難人數可能會「大幅」攀升,超過緬甸官員6日公布的數字。國際慈善團體「拯救兒童」估計,四成的死者或失蹤者是兒童。

淹水極為嚴重的地區,只能靠小船才能到達,直升機派不上用場。目前聯合國救援協調小組正等待緬甸軍政府的批准,希望能跟著救援專機入境緬甸,而聯合國駐泰國人員也等著緬甸軍政府同意發放簽證,以便入境評估風災損失。

救援專家指出,緬甸軍方如果不想見到更多同胞被活活渴死、餓死與病死,就必須克服本身對外在世界的不信任,對大規模國際紓困行動敞開門戶。

美國總統布什敦促緬甸軍政府讓華府介入援助。白宮表示美國願意提供逾三百萬美元賑災,並準備好動用海軍協尋罹難者與失蹤者,但緬甸不太可能接受美國派兵入境。

仰光市民憤怒表示,軍政府在熱帶氣旋逼近時給了模糊與錯誤的訊息,而且沒有教民眾該如何應付風災。除救災外,居民也面臨米糧、煤炭與瓶裝水市價飆漲的問題。一袋三十三公斤的米,目前價格已漲到四十美元,對於許多每天只能靠兩美元過活的緬甸人民來說,簡直是天價。

相關新聞
中共官員阻擋澳媒記者成蕾事件 細節曝光
美特使中東斡旋 防止以色列與真主黨開戰
打破中共對稀土控制 巴西加入西方陣營
中共對歐盟豬肉展開反傾銷調查 歐盟回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