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總署:原油需求減緩 市場供應仍然緊俏

【大紀元6月10日報導】(中央社巴黎十日法新電)國際能源總署預測,全球高油價和一些國家減少燃料補貼,將使今年原油需求成長減緩。國際能源總署也表示,五月份原油供應大增。

為工業國家監督原油市場的國際能源總署,同時也發出一個強烈訊息安撫市場。它表示,若原油供應受到伊朗核子計畫所引發的緊張情勢,或是伊朗最終受到攻擊干擾,該組織將會釋出戰略儲油。

但是總署指出,上週油價飆漲至每桶接近一百四十美元,「並不僅是地緣政治風險,供應情況仍然緊俏」。它表示,總署仍不確定未來半年供需情況會如何發展。

總署說,整體而言,未來幾個月市場情況「可能緩和」,但是目前市場的緊張情勢「不太可能」結束,因為根本的高價位「大部份可由基本面解釋」。

高油價正在改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員國的消費者行為,「但要完全改變需要時間」。

有些航空公司已在減少航班,消費者也由駕駛運動休旅車轉向開較省油的汽車,或利用大眾運輸系統。

總署表示,總的來說,車輛的使用已減少,消費者也在抗議高油價。但它警告,「進一步補貼油價,或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員國調降油稅,絕對都是最壞的回應方式」。

總署說,它希望下月初發表中期石油市場報告時,能對短期和中期的趨勢有更清楚的了解。

對油價六日一天暴漲十點七五美元一事,總署在其每月報告中說,此事發生在以色列莫法茲發表強硬談話後。莫法茲表示,若伊朗繼續推動鈾濃縮計劃,攻擊伊朗將是「不可避免的」。

總署承認六日油價暴漲部份是投機者所造成,但與投機炒作相較,此一暴漲主要還是反映了「風險管理」。

對伊朗引發的緊張情勢可能危及原油供應,總署說:「還可考慮另外一個回應供應的方式,即國際能源總署釋出戰略儲油。」

總署表示:「儘管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供應量已接近極致,市場可以感到安慰的是,國際能源總署會密切注意相關發展,並準備在必要時迅速採取行動。」

相關新聞
油價高漲  美國再掀每週工作四天新興趣
印度洋上中國四處出擊  印度憂慮
澳總理訪日 促施壓歐佩克增加產量
伊朗預測油價夏末前飆漲至每桶15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