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熱錢撤退殃及中國股市房市?

【大紀元6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2008年6月14日東京報導) 中國大陸股市持續下跌,引發投資界擔憂。有分析人士警告說,一旦經濟下滑導致國際熱錢撤退,最有可能殃及中國的股市和房市。但也有分析者認為,國際熱錢在中國股市中的能量不大。

星期五,中國大陸上海和深圳股市繼續下跌;兩地股市都出現所謂的「八連黑」或者「八連陰」。上證綜合指數跌破2千9百點,創15個月新低;深圳證券成分指數也跌落到一萬點以下,為去年4月20號以來最低點。

針對中國大陸股市持續下跌,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警告說,如果中國經濟下滑促使國際熱錢撤退,那麼受災最為嚴重的將是中國的股市和房市。

何志成是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所屬的瞭望週刊採訪時提出這個警告的。他說,今年4月流入中國大陸的國際熱錢絕對超過4百億美元。但是他也指出,熱錢並不意味著都是惡意炒作的資金;特別是流入中國大陸的熱錢當中,有相當部份是避險資金。他認為,這部份避險資金和美元持續貶值及人民幣穩定升值有關。

不過,何志成根據國際經驗推斷說,在流入中國大陸的國際熱錢當中,應該有七成屬於短期投資熱錢。他分析說,熱錢作為投機和避險的資本,在風險和機會消失的時候就會很快撤退,屆時受災最為嚴重的會是股市和樓市。

然而香港富昌證券總經理藺常念則對何志成的熱錢警告不以為然。

「海外投資在中國股市的比例連2%都不到。沒有他預測的那麼大。因為最主要一點就是因為中國有控制,熱錢在中國並不是很多。」

藺常念說,外國投資機構,也就是所謂的QFII在中國大陸資金市場上的投資是受控制的,不至於對中國股市造成很大影響。QFII制度是針對貨幣不完全自由,資本沒有完全開放的新興市場或發展中國家開放國家經濟市場的一種方法。政府為了防止資金過度流動和短期熱錢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對想要進入境內市場的外國投資者進行相應的控制。

香港富昌證券總經理藺常念認為,近日中國大陸股市雙雙下挫,其原因不在於海外「沽貨」,而是因為境內「沽貨」導致。藺常念說,中國政府在四川地震後的股市政策有失誤直接導致股指跌落。

「因為股市要反映股市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地震之後中央叫不要拋售股票。所以地震之後,其實股市還升了一點。現在守不住了,都要拋售了。散戶都爭相沽貨了。所以你看最近股市這樣下跌了。這是政策失敗。」

另一方面,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在對瞭望週刊談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時說,北京奧運會之前有很多不確定性,而房地產市場目前爭論很大,在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預期收入沒有增強,這直接打擊了對房地產的需求。他認為,如果沒有海外熱錢的不斷湧入,房地產市場恐怕早就大幅度下跌了;但是反過來說,如果經濟下滑導致熱錢撤退,受災最重的也是股市和房市。

香港富昌證券的總經理藺常念也認為,去年中國房地產上升太高,帶動一些熱錢炒作,呈現泡沫化,而今年則在下跌。

藺常念表示,中國股市和房市在過去一年炒得太高,現在回落一點也是正常的;現在算是健康的調整,股市應該達到一個合理的階段了。

關鍵詞:國際熱錢,中國,股市,房市,房地產,QFII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多重利空衝擊  盤整待變
中國大陸股市雙雙重挫
中國股市暴跌7.73% 近千隻股票跌停板
中股跌逾7% 港股狂瀉上千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