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寒:香港新方向在於民生與民主

楚寒 (美國加州 )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19日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連任後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先天不足。這份規劃了香港未來五年發展目標的施政報告除了著力於發展經濟、提升管治外,還上升到意識形態層次,提出「香港新方向」的概念。這句嶄新的政治口號就像施政報告的金黃色封面般光彩耀目,令人耳目一新。那麼,怎樣才算是「香港新方向」呢?

按照行政長官的說法,「香港新方向」就是要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上看香港,面向國家,走向世界,來打造黃金的世界城市的願景。話雖然動聽,口號也頗為亮麗,但就像他的施政報告內容一樣,曾先生提出的「香港新方向」概念過於片面,沒有把握住當前香港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在未來的五年裏,建構「香港新方向」的,不僅僅是國家觀念上的變化,還包括因經濟結構轉變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因生態急速遭破壞而產生的文化保育議題,以及多年來停滯不前的民主改革難題。

十多年來,香港人的家國觀念及歸屬感確實大有改變。在殖民語境裏成長起來的香港人,先後經歷八九民運、九七回歸、非典危機、七一遊行和大陸經濟崛起的情感激盪,對「國家」充滿愛恨交加的複雜心態。面對現實及從地理環境上看,香港已經回歸中國,通過與大陸的經貿、旅遊、工作、文化等方面接觸交流,甚至人大的四次釋法、委員長的講話等等,都使得香港人對「國家」的觀念與以前無根漂浮的心態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無奈,香港人的日常思維方式開始逐漸地納入「國家」這個觀念。

但是,建構「香港新方向」的,不應局限於國家觀念上的變化,當前香港面臨的重大問題也應是題中應有之意。首先,在經濟結構轉變的影響下,回歸後香港的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大批基層市民收入不能提升、生活條件不能跟上整體、生活壓力加重。雖然近幾年來香港經濟出現好轉,但貧富懸殊的問題卻愈加嚴重,低收入住戶數目不減反而大增。當前香港的貧富差距之大,居然僅次於中非洲的一些全球最窮國,可以說是改善民生的首要問題。

其次,香港回歸後颳起的文化保育浪潮也不容忽視,從天星碼頭到灣仔街市,從利東街、深水土步到皇后碼頭,處處都能看到文化保育的呼聲。香港人日益注重這個城市的集體回憶、多元文化和歷史景觀,故而對片面追求發展而漠視文化保育的做法深為憂慮,呼籲政府及社會重視因急速發展導致的自然及人文生態急速遭到破壞的現實。

此外,回歸以來香港的民主發展停滯不前,與香港的高經濟水準、完善法治和高度自由不相稱。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礎,在於體現平等權的普選制與體現自由權的政黨制,但是回歸後香港在這兩方面幾無寸進。十年來雙普選被否決、被拖延,但香港人多年來爭取普選的努力從未停止。香港的政黨政治也難以發展,回歸後以所謂行政主導取代政黨政治,施政報告對政黨政治的發展隻字不提,反而推出帶有政治酬庸性質的政治委任職位。

按理來說,這些都是構成「香港新方向」的重要成份,但在曾先生「不斷更新」的思維中,卻被不恰當地忽略掉了。施政報告中對基建發展有清楚的路向,列出了十大建設,但在致力於解決貧富懸殊、對待文化保育,以及民主改革方面,卻欠缺具體舉措及發展藍圖,使得「香港新方向」的口號一問世就先天不足,特區政府應當及時認清進行檢討反思,確保能夠把握住時代脈搏。否則,方向錯了,如何前進?◇

──本文轉自第73期<<新紀元週刊>>自由評論
http://mag.epochtimes.com/075/4837.htm(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傳北京公安阻止丁子霖與德國外長見面
摩通籲投資者降低持股  投資高息債券
世界經濟論壇:促進貿易指數  台灣名列21
廣東鴨場爆禽流感 專家憂病毒變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