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主权争议 中国太极对印度瑜珈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6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传信新德里特稿)地理位置夹在尼泊尔与不丹之间的锡金,北接中国大陆,南与印度西孟加拉省相连,如今又成为中、印之间的另一个边境几何题,对锡金北端约二点一平方公里“手指区”的主权争议,双方各自表述,都坚称是自己的领土,于是中国太极对上了印度瑜珈,各显神通。

锡金古称哲孟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人口五十四万人(根据印度二零零一年普查),百分之七十五为尼泊尔族,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英语为官方语言。远在西元七世纪,哲孟雄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但一八八七年英国强占锡金。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片面承继英国殖民时期的领域,于一九四九年将锡金强行纳为自己的“保护国”。

一九五零年锡金政府在印度控制下,双方签订和平条约,锡金国防、外交、经济等都由印度控制,一九七四年锡金又通过印度拟定的宪法,承认印度派遣的行政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一九七五年印度议会通过决议,正式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省。国际社会予以默认。唯独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省,仍旧把锡金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看待。

但是到了二零零四年,中国官方最新出版的世界年鉴上,首次承认锡金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官方赠送印度政府的地图上,也将锡金涂上与印度本土相同的颜色。据中国智囊解说让步原因是,从现实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地图,已找不到锡金这个国家。其次是,印度在二零零三年主动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默认锡金为印度的一部分算是回报。

当时有中国学者警告说,中国默认锡金是印度的一省,印度人未必领情,不但对中印边境谈判不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这一让步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学者认为,以印度人向来得到便宜还卖乖的逻辑推理,可能会认为“这一块既然你承认了,那么其他争议地区也就照办”。何况,中国长期支持印度宿敌巴基斯坦的军事建设,印度人也要算在一起精打细算。

其实,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基于现实情势。但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却是没有改变。西藏流亡政教领袖达赖喇嘛至今依旧在印度政府的保护下。而且,达赖喇嘛自己也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的只是寻求中国政府赋予藏人完全的自治。换言之,在战略对阵上,印度人圆融自保的瑜珈思维,似乎较中国太极更胜一筹。  

中国太极与印度瑜珈,都是以思维和意念为引导,透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但太极进一步演化成以人体松沉圆缓、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体现技击机势的防身健身运动。瑜珈则强调修练气功,保持人体健康从而防止疾病,改善人体各气官或系统的功能,从而延长寿命,防止衰老和疾病。两者的国家战略思维似乎也不脱此传统。

印度一位已退休的前外交部次长,曾经在与记者谈论中印边境争议时,振振有词的表示,中印边境争议除西北部拉达克尚待谈判之外,其余争议区如中国宣称拥有全部主权的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查省和锡金,印度与相关各造都签署了协议,已无任何争议存在。这位前外交官指出,印度与中国自一九九三年以来已签署了多项边境实际控制线协定,双方应依照协定行事。

这位退休外交官指的是,中印双方于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年签订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以及二零零五年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定”等。这位前外交官表示,这些协定厘清了实际控制线的定义,只要再经由谈判建立双方的共识即可。

此外,印方也坚称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喀什米尔归属争议上,早在一九四七年喀区土王与印度签署归属协定获得解决,因而拒绝喀区亲巴回教住民公投自决。同样在与中国之间的锡金领土争议上,印度也坚称早在一九七五年锡金公投归属印度之后获得解决,何况中国也默认锡金是印度一省,因此两地已是“零争议”,没有再谈判的必要。

但是印度的想法是一厢情愿。印度政府主管国防事务国务部长拉朱十九日在军方智囊机构“联合作战研究中心”研讨会上承认,中国军队近年频频越过实际控制线,去年超过一百五十次,今年上半年仅是侵入锡金边境,即已达六十五次,最近一次是在日前十六日,中国边防军乘坐军车深入“手指区”一公里,但随后又主动退回实际控制线以北。

拉朱表示,印度政府会在双方即将举行的军事谈判中,向中方“适当的最高层级”反映印度的不满。拉朱的答复也反映了印度外长穆克吉稍早在北京大学演讲的立场。本月稍早,二零零四年出任印度外长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大陆的穆克吉,在北大演讲表示,两国需要有“建设性和前瞻的态度”,经由谈判解决双方在边境问题上的歧见。

据印度媒体发自北京报导引述穆克吉的话说,“印中双方必须忍耐和务实”。他说,双方都已成熟的足够理解和解决边界棘手问题,而且双方边境其实相当宁静,“印度决定继续保持下去”。

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也在日前答复媒体有关印度是否在边境争议上过于软弱时表示,印度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或对立,因此希望双方持续以对话化解歧见。印度希望维持现状,已是不言可喻。

印度总理曼莫汉十一日在印度外交部一项见习生会议上也表示,解决印中边境争议的路子是漫长而险峻的。

印度国立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战略学者谢钢也承认,印度现阶段军力不具备对抗中国的实力,尤其近年中国发展印度洋计划,与印度周边邻国加强关系、兴建南海核子潜艇基地和华南飞弹基地等,都迫使印度必须谨慎避免与中国发生对立。

但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狄利斯,曾于去年十二月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亚洲安全”研讨会上表示,随着解放军不断加速现代化进程,印度将发现自己很难抵挡来自中国军队的攻击。

曾任职美国驻印度大使馆的狄利斯表示,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提升并不会影响国际和平,但仍然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发起区域战术打击。

换言之,中国可能会等待日后强大了,再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狄利斯说,中国在与印度、日本解决边境以及领土争端的问题上,采取极端方式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提高,作为一个大国,有更好的办法去处理这些问题。他说,“中国仍然认为可以等待,等他们变得更加强大,就能以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尽管中印双方近年经贸关系成长迅速,双方也誓言要加强战略关系,寻求和平途径解决边境争议,但在核心问题上却从没有妥协过,双方坚持己见,各自表述。印度对中国声称的边境领土主权争议,一概以“本来就属于印度”的零争议理由加以拒绝。在此同时,中国在西藏境内修建铁公路等运输设施,更让印度充满疑虑,认为将来中国可迅速调派攻击印度的作战部队和武器。

印度自一九四六年独立以来,一直企图承继英国殖民时代的“大印度联邦”构想,一厢情愿地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即将喀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省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中国的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将双方之间由英国人划定的未定界“麦克马洪线”作为印中既定的理想边界线。但中国显然拒绝如此一厢情愿的设计,太极与瑜珈的交手,谁会更胜一筹呢?

相关新闻
一次看够“花中女王”----仙履兰(下)
新兴经济体无法遏制全球经济放缓
廖东庆:注意!台湾现正被出卖之中!
印度报人:中共与印度东北叛乱组织保持联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